/p>
任何新兴势力和政权在崛起的初期,内部虽然也会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竞争和矛盾,但在对外的时候,却是能够保持着犹如野兽般的团结。
也正是靠着这种"团结",历史上的建州女真方才能够在老酋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先后病逝的时候,连续两次解决"内讧",顺利完成权利的交接。
而现在建国不过二十余年的大明,同样保持着这样的"团结"。
"先生何来此问?"一声冷笑过后,朱棣便是微微眯起眼睛,冰冷的声音中不掺杂任何感情:"自然是犁庭扫穴!"
"将这些女真人,尽数扼杀!"
从秦皇统一六国开始,塞外的游牧民族便一直是中原王朝的心腹大患。
匈奴,鲜卑,突厥,柔然,回纥,契丹,女真,蒙古..
这一个个字眼,就好似梦魇,笼罩在无数中原百姓的心头之上。
为了保证自己治下的王朝和百姓,免受异族的袭扰,巍峨壮观的长城在过去千余年的时间里拔地而起,联姻,拉拢,分化等手段也是层出不穷。
但即便如此,塞外游牧民族依然如一头饥肠辘辘多时的饿狼,虎视眈眈的窥伺着中原王朝,随时准备着趁虚而入。
正因如此,他的父皇在洪武元年建国称帝,将蒙古余孽赶回草原上之后,依旧没有放松警惕,屡次发动北伐,并以他们这些"皇子"坐镇帝国边陲,以防中原再度被异族统治。
同理,假若这些女真人也拥有威胁大明的统治,他的父皇一样不会无动于衷,并且发动比"北伐蒙古"还要宏大的战事。
"辽东疆域广袤,更东端的奴儿干地区分布着大量的女真部落,我大明当摒弃历朝历代的羁縻政策,将这些疆域尽数纳入我大明的疆域。"深吸了一口气之后,曹爽便迎着朱棣凛然的眼神,言辞灼灼的低吼道。
说实在的,他对于朱棣做出"犁庭扫穴"的选择并不意外。
毕竟在原本的历史上,朱棣在通过"靖难之役",坐镇了皇位之后,便如朱元璋生前一样,多次派兵北伐,甚至御驾亲征。
究其目的,或许也存在着希望通过"军功",来证明自己的能力,减少自己因为"篡位"而背负的诸多骂名。
但抛开这个角度不谈,朱棣不顾朝中劝阻,数次御驾亲征,甚至病逝在军中的背后,定然也存在着希望能够彻底扼杀蒙古人的初衷。
似这样一位武德充沛的雄主,在知晓女真人有可能威胁到大明的统治之后,做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