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声询问,这"马和"便主动自报家门,神情略有些倨傲。
他幼年时期虽是家境贫寒,食不果腹,且生活在数千里之外的云南深山,但架不住他"时来运转",在十三四岁的时候便随同朝廷的大军返回南京。
为了能够"出人头地",他咬牙受了宫刑,进入紫禁城当值,后被分配至燕王府当差。
靠着眼疾手快,聪明伶俐,他仅仅用了七八年的时间,便由燕王府打杂的小内侍,一跃成为燕王朱棣身旁最为得宠的内侍,深受燕王朱棣和燕王妃徐氏的信任。
靠着身后站着的燕王朱棣,他在北平的时候,谁敢不给他三分薄面?
"知道了。"
在马和错愕的眼神中,木门后的管家老刘并未因"贵人"二字而露出想象中的激动和惶恐,仅仅是点了点头,便重新将木门关闭,惹得马和愣在原地,不知所措。
"哈哈哈哈,吃了闭门羹吧了吧。"
眼见得府门重新关闭,自己信任的内侍也被拒之门外,燕王朱棣非但没有一丝不快,反倒是捧腹大笑,全然没有将此事放在心上。
"爷,这究竟是谁家啊,好大的架子.."
挠了挠头之后,马和便是悻悻的回到朱棣身旁,并小心翼翼的打探着这府邸主人的身份。
他伺候朱棣也有七八年的时间了,深知朱棣因常年坐镇边塞的原因,性格很是火爆,少有像眼下这等平易近人的时候。
"呵,待会你就知道了。"
不置可否的摇了摇头,燕王朱棣不由自主的眯起眼睛,盯着门楣上那熠熠生辉的"曹府"二字微微失神,心情复杂。
这大功坊寸土寸金,唯有深受自己父皇信任和倚重的皇亲国戚和达官显贵们方才能够有资格在此居住。
故此,昔日那位曾与他同为锦衣卫诏狱"阶下囚"的曹先生如今已是今非昔比,彻底赢得了自己父皇的信任。
如此说来,岂不是自己的父皇也默认了曹先生在诏狱中,那番有些骇人听闻的言论?
一念至此,燕王朱棣便觉得身体里的血液隐隐有灼烧之感,呼吸也是随之沉重起来。
...
...
书房。
"北边而来的贵客?"闻听耳畔旁响起的声音,正在恶补洪武朝相关礼仪典籍的曹爽,便是有些愕然的抬头,盯着眼前神情同样是有些怪异的管家老刘。
"小人听着,叫门的随从,确实有些北方口音.."规规矩矩的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