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挡雨了.."
清冷的声音作罢,曹爽的表情也随之严肃起来,继而扭头看向辽东所在的方向。
按照原本的历史,这李成桂本就是在洪武二十五年,在彻底铲除了国内效忠高丽王室的"死忠",并刺杀了自己最大的竞争对手郑梦周之后,顺理成章的黄袍加身,篡权夺国。
当消息传回大明之后,朱元璋虽然也不满李成桂"以下犯上"的行为,但奈何事已成舟,兼之当时太子朱标新丧,大明储君悬而未立,无心理会这弹丸小国的王朝更迭,这才让李成桂捡了个便宜。
"先生的意思是,这李成桂害怕了?"
终究是御极多年的洪武皇帝,朱元璋瞬间便听懂了曹爽的言外之意,转而若有所思的低喃道。
按照曹爽的分析,曾经与大明分庭抗礼的北元皇室已是不足为据,塞外草原上势力最为强横的部落,则是常年在蒙古高原西部游牧的"瓦剌部"。
不过因为疆域并不接壤的缘故,这瓦剌部无法像昔日的北元皇室一般,肆意进犯大明的疆域,威胁到大明的边陲。
尤其是朝廷刚刚以无可比拟的战力,在"开平卫"击溃了来势汹汹的北元太师,必然会令瓦剌内部军心动摇,短时间内再不敢轻易来犯。
故此,大明便可腾出时间和精力经略辽东,转而以"宗主国"的身份,收回高丽近些年在暗中蚕食的疆域。
或许正是基于以上这些原因,眼前的曹爽方才断定,这极其善于审时度势的李成桂,准备在近些时日篡权夺国,以免和大明在疆域的问题上发生纠纷。
"老爷子,让您说中了。"
"这李成桂害怕了。"
轻轻的点了点头,曹爽毫无涟漪的眸子随之泛起了一抹嘲弄。
在绝对的实力面前,一切的小心思和花里胡哨,均是无用的挣扎罢了。
"既然如此,陛下这口中的敲打,又有何深意?"晃了晃有些僵硬的四肢之后,朱元璋还是忍不住回到了最初的问题之上。
既然这李成桂已是下定决心要篡权夺国,那他不过是同来搪塞曹爽的"敲打"又有何用,难道那李成桂还会因为几句不痛不痒的责骂,便吓得不敢轻举妄动?
"老爷子,您又糊涂了。"
"您是我大明朝的百官之首,您说李成桂这篡权夺国的行为,合乎礼法吗?"曹爽急促的呼吸已是渐渐平稳,但眼神中仍是充斥着些许无奈。
这大明朝的官员们,格局还是相对保守了些,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