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肯定不会浪费,这个东西的用途非常广泛,除了能大批生产蜡烛,解决照明问题之外。
石蜡本身还可以继续裂解成乙烯、丙烯等基础化工原料,进而生产聚乙烯、聚丙烯等,用于塑料、纺织、涂料等产业。
当然,最重要的是提炼汽油柴油,航空煤油等燃料,等这座炼油厂建成全部投产,基本能满足未来战场上的需要。
之所以着急忙慌的优先寻找油田,并建设炼油厂,主要是林昊在国外获得的坦克、飞机、军舰、汽车等军事装备,即将运回国内。
如果不尽快解决燃油问题,未来这些大家伙可开不动,成为一堆摆设。
虽然十万吨燃油的产能,肯定是不够用的,但这只是第一期工程,后续会有采油、炼油的设备到港,那些就不用林昊操心了。
接下来林昊开始了煤炭、采矿、电力、钢铁冶炼,机械化工、纺织印染、造纸、化肥等行业进行建设。
依靠林昊从海外获得的各种机械,建成了总计56个项目。
当然,其中只有19个是林昊亲自参与建设的,主要是一些重工业和移动不便的工业。
比如造船厂、合成氨厂、化肥厂、炼油设备、炼铁炉,转炉改造的吹氧炼钢炉、电力设备等。
其他的林昊主要是提供设备和工艺,比如纺织、造纸、煤炭、采矿这类。
不过随着基础工业的展开,国内的工业人才出现短缺,于是林昊从西德,引进了三千多名工业人才。
其中有工人,也有技术人员,还有部分普通的工程师,不是林昊不想引进优秀的工程师,主要是那种工程师,早就被美苏两国挑走了。
不过以当前国内的情况,普通的工程师也就够用了,随后跟他们签订了5年的劳务合同,等5年后是否继续签约,那就要视情况而定了。
当然,也不仅仅是西德,英法、意呆利、比利时、奥地利等欧洲国家,也引进了不少人才。
除此之外,林昊还知道未来,还缺少大量的棉衣、军粮等物资。
于是林昊建议开设了棉纺厂和服装厂,然后从国外运回来数万吨棉花,全力生产棉服进行储备。
还有一个重要的东西,那就是医疗用品,在林昊的帮助下,相继成立了青霉素提炼工厂。
青霉素的制造,林昊在其他世界已经使用过无数次,早就轻车熟路了。
于是经过十多天的试验,林昊使用玉米培养液,成功规模化制造了青霉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