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不承认又如何?当大周的刑部是吃干饭的?将他们下狱之后,还怕他们不认?”
张康夫奏道:“陛下,现在那些刺客没了面目,也就没了证据,若是就这般抓倭国使节,于我大周名声不利。
陛下可召集驿馆中的各国使节进宫面圣,逐个敲打一番,勒令他们尽快离京。”
赵祈佑冷哼道:“就这般轻易放过,岂不显得我大周好欺负?!”
张康夫躬身道:“刚才微臣所说之言,是丰邑侯所说。”
赵祈佑摸着下巴道:“明渊说的?他还说什么了?”
张康夫如实答道:“丰邑侯说,咱们的水军实力尚弱,如若在证据不充分的情况下,将倭国亲王使节抓了,势必会引起倭国的报复,我大周沿海百姓必定遭殃。
不如先让各国使节先行离去,以防他们再作乱,日后再图之。”
赵祈佑仔细琢磨一番,唤来传礼太监:“让裴石去丰驿庭,将各国使节召进宫来。
另,让百官们一同上殿!”
传礼太监领了旨意匆匆而去,赵祈佑又问道:“明渊为何不来见朕?梁国公与镇国公的伤可否有大碍?”
张康夫答道:“丰邑侯说,他乃苦主不宜单独进宫面圣,此时在通阳门外等侯。
据丰邑侯说,梁国公与镇国公并无大碍,只是受了点小伤。”
赵祈佑闻言,这才松了松心神:“走,与朕一道去太和殿。”
与此同时,皇宫内的太监们四散而出,奔走于百官们的府邸传旨。
南城门外挂了四具尸首,随后百姓们又围聚在丰驿庭外要说法,自然瞒不过一众文武百官。
一众百官听得姜守业、上官云冲与姜远遇刺,就知道这事大发了,便穿好了官服在家中候着,静等皇帝召他们进宫。
果然不出百官们所料,午时时分,赵祈佑的圣旨便到了,纷纷驾了车马往皇宫而来。
太和殿中,赵祈佑高坐在龙椅之上,脸色阴沉似水,目光缓缓扫过众人:
“众位爱卿,想必你们都知道了,朕突然召你们进宫是为何事。”
门下省侍中出班道:“臣等已知,昨夜鹤留湾丰邑侯府出现刺客,将姜司徒与上官太尉刺伤,此时燕安城中已人尽皆知。”
赵祈佑颌首道:“姜爱卿与上官爱卿位列三公,乃我大周之肱骨,却被人刺杀,朕心甚怒!”
御史阮棋芳与侯君浩也先后出班:“陛下,那几个刺客虽已伏诛,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