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她言听计从,而且现在已经把宋家的商路都交给了她,他自己倒是不太出来管事了,终日只在家里逗弄他那个宝贝儿子。”
提到曾经百般疼爱自己的爹爹,长笙还是有几分落寞。
“长笙,人要往前看,你和你母亲,姐姐好容易挣扎出现在的局面,实属不易,不要被过去的种种所羁绊住手脚。”
水瑶以为长笙还在眷恋昔日的生活,便出言惊醒。
长笙却摇摇头,
“姐姐,你别担心,我不会想不开的,自从我爹因为真娘放弃了我们母女三人,我们同他也就没有瓜葛了,只是我娘一直怀疑真娘和我当初的被拐有关,所以才暗中一直留意她。”
水瑶这时也明白了长笙的意思,想起来当日长笙的姐姐所讲述的长笙失踪后家里的种种反常,心中豁然明朗,如果这真娘真的和这拐卖的孩童有关,那当年卖掉长笙就不仅仅是为了在宋家的那一席之地。
宋家世代经商,商路广阔,如果想用来做点别的,恐怕也是事半功倍。
她不禁周身寒冷,如果真的如自己所猜想的那样,这真娘接近宋家,可就不是简单的小妾上位了。
“长笙,你回去告诉你娘,让她的人不要轻举妄动,以免惹祸上身,丢了性命,这事,我会叫人去调查。”
长笙不知道水瑶姐姐为什么忽然面色如此凝重,但小小年纪就经历了生生死死的她,还是懂事的答应了下来,什么也没有多问。
其实长笙这次来的如此之快,也是凑巧,她是随着押运粮食和药材的车辆而来的,自从上次赈灾出了力,南家已经坐稳南方第一巨贾的地位,凌瑾虽然没有回宫复命,但奏折却是早就递了上去,尽管中间有许多事情被太康帝暂时压了下来,留中不发,但民间的忠君之心不可冷落,太康帝大笔一挥,赐了南家一个“义商”的名头,这南家,现在已经不是普通的皇商可以比较了。
南湘儿是个经商的奇才,短短几个月下来,她已经打通了南北商路,把生意做到了东文的各个角角落落,而在做好生意的同时,她的消息也变得异常灵通。
因为和水瑶交好,就连如今开遍全国的嵖岈酒楼也对她十分优待,两方势力,一个拥有流动于全国各地的行商,一个坐地收拢四面八方的消息,相互取长补短,竟然无意中成了水瑶背后最大的情报助力。
不仅如此,还经常在水瑶自己还不知道的情况下,主动就把福利喂到了嘴边。
比如这次,水瑶带着一支初出茅庐的桃源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