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大的新型抗辐射涂层样本。"耐辐射强度提升300%!"他的声音在头盔里激起回响,身后的地球像颗巨大的蓝宝石,"等这个数据公开,那些造谣'太空核泄漏'的西方媒体,恐怕要集体闭麦了。"警报声突然撕裂寂静,监测屏显示有不明卫星群正在调整轨道,目标直指空间站能源舱。
林悦的跨国教育直播间里,二十块曲面屏同时亮起全球学生的实时提问。"老师,为什么强者要向霸权低头?科技难道不能只用来守护和平吗?"面对潮水般的弹幕,她点开雪灵传来的现场直播:社区居民自发组成人墙,将企图闯入的间谍包围。"孩子们看,"她的手指划过全息屏幕,调出百年前敦煌莫高窟的修复影像,"从守护千年文明到扞卫科技成果,华夏儿女的脊梁从未弯曲。现在,轮到你们接过火炬。"
姚小雨的板房学校里,阿雅举着用易拉罐和废弃电路板制作的"星际通讯器",突然跳起来:"快看!北斗卫星给我们发信号了!"屏幕上,雪灵传输的抓捕画面与空间站的实时影像交替闪现。"我们也要保护太空!"孩子们七手八脚将教室改造成"临时指挥中心",用粉笔在黑板上绘制防御蓝图,稚嫩的笔迹旁歪歪扭扭写着"中国科技,天下无敌"。
深夜,七台终端设备同时亮起。杨燕的社区办公室堆满世界各地寄来的感谢信,小暖趴在茶几上,用蜡笔给每封信画上笑脸;杨瑶的办公室成了情报中枢,全息屏幕同时显示着五国谈判进度、卫星监测数据和商业间谍审讯记录,助理不断送来新的加密文件;杨彦的空间站舱室内,科研团队围着新研发的微型反应堆,在失重环境下进行精密调试,工具包像银河般悬浮在众人周围;林悦的教育中心,技术人员正在测试全息授课系统,虚拟航天员在各个时区的课堂中穿梭;雪灵坐在审讯室监控屏前,看着间谍在铁证面前崩溃的画面,指尖飞速记录关键信息;姚小雨搂着熟睡的阿雅,板房外的自制卫星接收器在月光下轻轻转动;林晓的画室里,新画作《通天塔2.0》已完成大半,不同肤色的科学家站在核聚变光柱上,共同托起地球。
"先说国际博弈。"杨瑶调出三维沙盘,模拟出全球能源战略布局。欧盟、美国、俄罗斯的势力范围在核聚变技术的影响下剧烈变动,"欧盟想用空客最新的航天材料技术换取能源合作,但他们要求共享核心算法。美国科技巨头提出开放AI芯片架构,条件是在月球建立联合科研站。我们的底线是——"她用激光笔划出清晰的红线,"技术可以共享,标准必须自主,数据必须可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