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储能技术标准与国际严重脱节,这是典型的技术壁垒!你们拒绝分享核心技术,阻碍了全球新能源的发展!”杨彦不慌不忙地调出三维模型,激光笔在虚拟电池上划过,蓝色的光影在会议室里流转:“我们的安全阈值比现有标准高3倍,成本却降低了20%。如果你们愿意开放稀土进口限制,我们可以共享核心算法。但前提是,大家遵循公平、开放的原则。”
欧盟代表冷笑着插话:“先解释为什么你们的光伏板在欧洲故障率比本土产品高15%?数据摆在这,你们还有什么可说的?”就在这时,雪灵适时将直播画面切入会议系统,大屏幕上,杨燕正在社区展示实时监测数据,身后的大屏幕上,各项数据清晰可见:“这是我们三年的运行记录,故障率0.3%。某些媒体断章取义,不过是想掩盖自己技术落后的事实。而且,我们的光伏板经过了国际权威机构的认证,数据真实可查!”现场的记者们纷纷将镜头对准杨燕,闪光灯此起彼伏。
林晓的画室里,电话铃声不断。纽约画廊的负责人几乎是喊着说:“林老师!您那幅《能源双刃剑》被环保组织买下当旗帜了!但法国艺术协会投诉说画面有抹黑新能源的嫌疑,要求撤展!他们说您的画会误导公众!”林晓看着画布上裂痕中生长的幼苗,颜料未干,色彩浓烈而富有张力,她平静地说:“告诉他们,真正的艺术从来不是粉饰太平。新能源发展确实带来了希望,但也不能忽视背后的问题。这幅画就是要让人们看到真相,引发思考。”
深夜,七台设备再次同时亮起。杨燕的背景是堆满记者稿的餐桌,台灯散发着暖黄的光,小暖趴在角落继续画新能源漫画,彩色铅笔散落一旁;杨瑶的办公室依旧灯火通明,身后的屏幕闪烁着全球股市数据,各种报表和文件铺满桌面;杨彦带着未消的疲惫,实验室的警报灯还在远处闪烁,白大褂上沾着实验留下的污渍;林悦的桌面铺满翻译后的课程脚本,旁边放着冷掉的咖啡;雪灵坐在越野车上传输素材,沙漠的星空映在她的护目镜上,风吹动她的发丝;姚小雨抱着阿雅,板房外传来孩子们熟睡的呼吸声,月光透过缝隙洒在地上;林晓的调色盘上,新的颜料正在混合,画布上的轮廓逐渐清晰。
“先说技术标准谈判。”杨彦调出最新方案,眼神坚定,“我们提出建立联合实验室,共享基础数据,但核心专利必须分层授权。这样既能促进合作,又能保护我们的知识产权。不过,欧美那边态度强硬,谈判很艰难。”
杨瑶点头,眉头紧锁:“贸易战方面,东南亚生产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