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轩羽这孩子,在南方部队待了五年,怕是早忘了怎么熬银耳羹。”
林耀辉转身去翻账本,泛黄的纸页上记着 “柴胡三钱”“生地五钱”,实则每行末尾的墨迹都比别处重些 —— 那是用密写药水做的记号。
文奕的目光缓缓地扫过墙上挂着的《本草纲目》拓本,那本拓本已经有些陈旧,纸张微微泛黄,边角处还有些磨损。
他的视线停留在画着黄连的那一页,那页的边角似乎有些发卷,像是被人反复翻阅过。
文奕的喉结微微动了动,声音有些低沉地问道:“唐律师在巴黎的消息……你们听说了?”
黄语静正站在炉灶前,往瓦罐里续水。
铜壶与灶沿碰撞,发出清脆的轻响。
她的动作稍稍一顿,然后继续往瓦罐里倒水,水流的声音在寂静的房间里显得格外清晰。
林耀辉坐在一旁的桌子前,正合起账本。
他的动作有些缓慢,账本合上时发出的声音里,似乎带着一丝难以察觉的涩意。
他抬起头,看了文奕一眼,然后缓缓说道:“去年托人带的信,怕是沉在海里了。”文奕临走时,黄语静追出去递上油纸包:“这是给总司令备的润喉糖,最近电台总熬夜。”
她说话时,鬓角的碎发被风掀起,露出耳后一颗朱砂痣 —— 那是暗号,说明昨夜截获的电报已破译。
午后的阳光斜斜切过天井,林耀辉躺在后院晒太阳,看着工人们蹲在青石板上翻晒陈皮,忽然从叠着的橘皮里抽出张薄纸。
上面用胭脂写着几行娟秀小字,那字如行云流水般自然,仿佛是出自一位大家闺秀之手。
仔细一看,原来是黄语静仿着闺阁书信的笔法译的电文。电文的内容很简单:“冯部囤积军火于西郊废弃窑厂,与洋商约定初三交易。”
黄语静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茶走过来,当她看到纸上的字时,眉峰微微蹙起,似乎对这电文的内容有些担忧。她轻声问道:“洋商是哪国的?”
林耀辉嘴角泛起一抹冷笑,回答道:“能让冯司令冒险的,除了日本人还有谁。”他的声音低沉而又带着一丝无奈。
林耀辉把那张薄纸小心翼翼地凑到烛火上,橘红色的火苗立刻如饿狼一般扑向信纸,瞬间将其吞噬。
火苗舔舐着信纸,发出“噼里啪啦”的声音。
林耀辉看着信纸在火中化为灰烬,缓缓说道:“轩羽下月回来,正好赶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