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这意味着,原本就捉襟见肘的教师队伍,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齐秋雨无奈地摸了摸口袋里那封皱巴巴的电报,这是从苏州发来的消息。
最早在向阳女校中医部教学的那位老药娘本应是学校的得力助手,但由于路途遥远,实在无法前来赴任。
而好不容易请来的那位留洋女博士,也仅仅讲了两节课,就被洋行以高薪挖走了。
“再这样下去,明年恐怕连《金匮要略》这门课都开不了了。”齐秋雨对着空荡荡的办公室,喃喃自语道。
窗外的秋风似乎也感受到了她的忧虑,呼啸着卷走了满地的落叶,纷纷扬扬地扑在那面“女子亦能悬壶济世”的褪色标语上。
女学生们的焦虑,全都写在了脸上。她们原本对知识充满渴望,对未来充满期待,可如今面对如此困境,心中的不安和迷茫愈发强烈。
陈玉芬静静地蹲在操场的角落里,手中紧握着那份录取通知书,仿佛它是她生命中的全部希望。
通知书的纸张已经被她反复摩挲得有些发软,但她仍然舍不得放下。
她的脑海里不断闪现着家里为了供她读书而付出的艰辛。
为了凑齐学费,母亲不得不典当了陪嫁的银镯子,那可是母亲最珍贵的物品啊。
陈玉芬深知这其中的不易,因此她对这份通知书格外珍惜。
然而,当她看到那些男校毕业生穿着笔挺的西装,自信地出入医院时,心中不禁涌起一股自卑感。
她不禁怀疑起自己选择学习中医的道路是否正确,女子学中医,真的能有出路吗?
正当她陷入沉思时,同班的同窗路过,看到她一脸愁容,便关切地询问起来。陈玉芬犹豫了一下,还是忍不住将心中的疑问说了出来。
“女子学中医,真能有出路吗?”她的声音带着些许无奈和迷茫。
同窗听后,也不禁沉默了片刻。
就在这时,一个身影从她们身边走过,突然停住了脚步。陈玉芬和同窗抬头一看,原来是校长齐秋雨。
齐秋雨微笑着看着陈玉芬,然后从怀中掏出一本手抄的《傅青主女科》,递给了她。
“当年我在国外,看到洋人都在研究中医妇科,咱们更不能丢了老祖宗的东西。”
齐秋雨语重心长地说,“记住,学医不分男女,救人就是大道。只要你用心去学,一定会有出路的。”
陈玉芬接过那本手抄本,感受到了齐秋雨话语中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