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看出来了。
晋绥军除了358团之外,没有一旅堪战。
因此直接就断了光复山西的念想,罢了。
阎长官连会都不参加了,直接带着楚云飞起身离开,让参谋长跟三个集团军总司令和那些军长、师长商量筹粮以及缩编事宜。
饭都吃不上了,晋绥军只能缩编。
不然就不是缩编不缩编的问题了,而是会出现大面积的逃兵现象。
来到会议室外,阎长官黯然说道:“云飞,晋军的情形你也看到了,不说烂透了,但是士气确实消沉低落,指望不上他们喽。”
楚云飞没吭声,他知道阎长官话还没说完。
阎长官又说道:“但是晋军之所以变成这样,也是有原因的,还不是因为缺经费、缺给养闹的,皇帝还不差饿兵嘛,所以也不能怪他们。”
再后面阎长又絮絮叨叨说了一堆,大概意思,就是暗示楚云飞以黄埔学生的身份,去向他的校长请求援助,要编制,要经费,更要美械。
进入四二年后,莓国已经加大对华夏的军援。
大量美械正通过驼峰航线源源不断输入西南。
楚云飞听懂了,阎长官是想以358团为基干,打造一支美械样板部队来刺激晋军,重新激发出晋军的斗志,这种事情他当然是乐意效劳。
……
楚云飞的电报很快就呈送到了常校长的案头。
对楚云飞这个黄埔出身,却又回到晋绥军任职的学生,常校长可是一直都有关注,因为这样的学生并不多,而且身上还肩负着特殊使命。
然而看完整篇电报之后,常校长却被深深的震惊到了。
只不过,让常校长感到震惊的是另一位学生,黄埔一期的旅长。
娘希匹!常校长忍不住开始骂娘:“八路军竟然壮大到这个地步?这才几年时间,区区一个旅的兵力竟然就敢围歼日军一个师团?”
心腹幕僚陈训恩解析道:“八路军的建制早已经乱套,七八六旅名义上是一个旅,实际兵力却不见得比国军的一个军少,只不过,七八六旅以一个旅对日军一个师团发起围歼战,即便是严重缺编的警备师团,多半也只能落个惨败。”
“有道理!”常校长冷静下来之后,也认同心腹幕僚的判断。
“委座,卑职始终觉得晋西北的事情有些反常,七八六旅再狂妄,也不至于狂妄到以为凭一旅之兵就能全歼日军一个师团!”陈训恩谨慎的道,“是不是让情报部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