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对付险要地形的惯用手段——士兵身着双层铁甲,手持短刀与圆盾,既能抵御箭矢,又能在近身搏杀中占据优势。
王锐颔首:“让你的刀盾手先上?”
“凭什么是我的人先上?”刘成挑眉,“之前在老鸭岭我损失更大,该让你的长枪兵打头阵。”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算计。
谁都清楚,先攻的队伍必然损失更重,可此刻又不能退缩——若是被崖上的倭寇看出破绽,借机突围,后果不堪设想。
“这样,”王锐忽然开口,“我派一百长枪手、一百短刀手,你派两百刀盾手。三路齐发,如何?”
刘成思索片刻,点头道:“可以。但得说清楚,攻上去之后,不留活口。”
“自然。”王锐冷笑一声,“难道还留着他们过年?”两人达成共识,立刻下令调兵。
四百名精锐士兵迅速集结,褪去冗余的装备,换上厚重的双层铁甲,圆盾与短刀在阳光下泛着寒光。
他们沉默地列成三队,望着崖上的倭寇,眼神里没有畏惧,只有军令如山的决绝。
“出发。”他低声下令。
三队精锐如离弦之箭,沿着石阶向上攀爬。甲胄与岩石碰撞的声响、沉重的喘息声、崖上倭寇的嘶吼声瞬间交织在一起,鹰嘴崖上的厮杀,终于要拉开序幕。
而在山坳里的神机营士兵始终没有放松,依旧守着逃生的地方,他们的视线随着即将上山的明军精锐移动,手指始终搭在扳机上,仿佛随时准备开火,丝毫没有因为明军的加入而放松警惕,依旧牢牢盯着上山的方向,防范着任何可能出现的意外。
王锐注意到,这些神机营士兵的警惕性远超寻常军队,他们不仅在围困倭寇,也在监视着他们的行动,连自己这边士兵的动向都时刻关注着。他心中一凛,越发觉得这些人不简单。
刘成忽然对王锐道:“你说……这些士兵,到底是谁的部下?”
王锐的目光从崖上收回,落在山坳里那些纹丝不动的黑色身影上,语气凝重:“不论是谁的部队,肯定是一支百战余生的精锐。你看他们的站姿、军纪,还有这份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定力,寻常卫所的部队哪能有这般气象?”
他顿了顿,声音里带着几分难以掩饰的赞叹,又有些许忌惮,“依我看,这必定是皇太孙带来的亲军。这般部队,怕是一两千人,就能把咱们两个卫所都给端了。”
王锐的话音刚落,山坳里的风忽然紧了些。
崖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