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大步走到二人面前,怒目圆睁,声音如洪钟般震响文华殿,“那些马匹装备,哪一样不是我大明边疆战士用命换来的?!你们可知,为了击溃鞑靼、瓦剌,多少将士埋骨他乡?他们在冰天雪地里浴血奋战,在沙场上马革裹尸,如今好不容易换来的战利品,竟要拱手相让?”
朱雄英胸膛剧烈起伏,指着北方,语气铿锵:“拳头大才是道理!若我们连这点硬气都没有,如何对得起那些为大明抛头颅、洒热血的儿郎?”
他缓了缓神色,眼神锐利如鹰,看向鸿胪寺卿罗义和礼部尚书林源,“往后对外事务,你们须得领会——我大明的面子要保,应得的利益更要争!遇到不服气的,先以我大明之‘礼’讲理,何为讲理?我大明传承千年的纲常礼法、行事准则就是礼!我大明的整体利益就是礼,若对方冥顽不灵,不听劝说,”朱雄英猛地一挥袖,龙袍猎猎作响,“我大明的刀枪拳脚,也不是摆着用来看的!”
言罢,他目光如炬,直视着鸿胪寺卿罗义和礼部尚书林源,沉声道,“你们现在知道孤的想法,知道该怎么做了吗?”
鸿胪寺卿罗义额间沁出细汗,连忙俯身行礼,声音略显颤抖:“殿下的意思,是要坚守底线,保我大明利益,同时以礼相待、恩威并施。臣定当将殿下之意如实传达给来使,绝不怯懦退缩!”
礼部尚书林源也拱手作揖,神色凝重:“臣明白!往后对外事务,定会先以我朝礼法与对方讲理,若对方一意孤行,也会向他们彰显我大明的真理。”
朱雄英微微颔首,神色稍缓,却依旧严肃:“此次鞑靼、瓦剌抗议一事,你们切不可掉以轻心。表面上他们为马匹装备而来,实则怕是在试探我大明的态度。回话时,态度强硬点,他们是战败方,我们强硬点怎么了……”
他踱步至窗边,望着远处巍峨的宫墙,继续说道:“另外,密切关注来使在京的一举一动,防止他们与京中别有用心之人勾结。若有异动,即刻禀报。还有,边境之地也不能放松警惕,传书给曹国公李景隆,让他整军备战,以防鞑靼、瓦剌狗急跳墙,挑起战事。”
“臣遵旨!”鸿胪寺卿罗义和礼部尚书林源齐声应道。
朱雄英转过身,目光在二人身上一一扫过,“既然知道怎么做,就都下去吧。”
两人又深深行了一礼,这才退出文华殿。
待他们离去后,朱雄英坐在案前,本想提笔写封信叮嘱曹国公李景隆一番,可转念一想,自李景隆负责边疆事务以来,排兵布阵、安抚降卒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