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允炆的才学与稳重,并不是在治国理政上无用。我认为,应该让他封王、留在应天,专心从事学术研究,教书育人,未尝不可。”
朱元璋看着朱雄英,眼神中似乎闪过一丝欣慰:“原来如此,你已不再仅仅考虑权力之争,连周全之策也能想到。如此也好,允炆若能专心治学,倒也能为朝廷培养人才。”
朱雄英接着说道:“若是允许他继续深研学术,便无必要让他卷入太过复杂的权力斗争。封王也能避免一些权谋。”
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稍微有些复杂。朱雄英作为太孙,已经不单单是一个年轻的继承人,而是一位能够独立思考、审时度势的权谋高手。他的提议,不仅是考虑到朱允炆的天性,也是对自己皇权结构的一种灵活运作。
“那吕氏如何?”朱元璋突然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深意。
朱雄英闻言,眼神一闪,随即淡然道:“吕氏母亲作为朱允炆的生母,理应与允炆一同生活,允炆在权谋方面是一张白纸,有她在允炆身边,作为辅佐,允文各方面的压力应该小一点。”
朱元璋没有立即回答,而是深深凝视着朱雄英,片刻后才开口:“吕氏自是心机深重,但你已掌控东宫,不必再为她担忧。若能在允炆身边安静地过一生,也不失为一桩幸事。”
朱雄英微微一笑:“正是如此。让允炆去做他擅长的事情,而不必牵扯进无休止的争斗,也不失为一种良策。”
朱元璋:“你能想到这一点,不负我所望,明天开始陪我上朝吧!”
朱雄英摇了摇头:“爷爷,我现在还不行,我还有一些布局没做,现在上朝无法掌控朝政。”
朱元璋轻轻的扇了一下朱雄英的头,说道:“个兔崽子,先上朝混个脸熟,了解一下各部门人员。”
朱元璋大概是渴了,喝了口茶继续道:“下午不用陪我,你自己干自己的事。该布局布局,等你册封大典成亲以后,正式接手。”
朱雄英眼见躲不掉,连忙点头称是。心里嘀咕:不等我接手,我就开始组建内阁,不然,核动力的驴都要被爷爷累死。
朱元璋见朱雄英妥协,继续关心道:“你和徐家丫头怎么样了?”
朱雄英一脸黑线:“爷爷,你怎么就关心这个?”
朱元璋再次扇了朱雄英头一下:“臭小子,你都18岁了,爷爷老了,爷爷还想抱重孙呢?趁着爷爷还能抱得动,政事交给你,爷爷帮你带娃。”
朱雄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