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毒打现在才彻底看清。
学生就像那勤勤恳恳拉磨的老驴,拼尽全力一圈又一圈地打转。
只为给他人磨出生活的“粮食”。
老师凭借学生,端稳了手中的饭碗,不必再为工作的去留而忧心忡忡。
教育机构的工作人员靠着学生,得以衣食无忧,再也不用为微薄的待遇而愁眉苦脸。
学生们每天要用的文具,让文具店老板的生意红红火火。
那一本本印刷精美的学习资料,也让印刷厂的机器昼夜轰鸣。
身上统一的校服,养活了服装厂的工人。
家长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教育环境,不惜背负巨额债务购置学区房,让房地产商赚得盆满钵满。
开发商更是赚得笑开了花。
在学校里,学生们点的外卖和购买的小吃,又喂饱了周边的小商贩。
也让外卖骑手们有了稳定的收入来源,得以维持生计。
大学时期的恋爱甜蜜而美好,却也无意间带动了学校附近酒店和影院的生意。
没课的时候,学生们去台球厅和网吧放松,
这些娱乐场所也因此热闹非凡,老板们喜笑颜开。
每年寒暑假,学生们踏上归乡的旅程,客运行业迎来了短暂的旺季。
可学生们却只是为了回家,从未想过自己为这行业发展贡献了多少。
学生们就像那不知疲倦的老驴,默默付出。
为社会创造了无数的就业机会,让各行各业得以繁荣发展。
然而,当我们自己毕业踏入社会,却发现就业之路充满坎坷,四处碰壁!
投出的简历如石沉大海,无数次面试换来的只有失望和迷茫。
这一刻,才真正体会到,自己就像那头耗尽精力的老驴,
为他人付出了一切,却难以找到属于自己的“草料”。
所以说到底谁才是蜡烛?
而从人生的宏观角度来看,这就如同蜉蝣的一生。
蜉蝣朝生暮死,在极短暂的时光里,
努力完成着生命的历程,尽情舞动、繁衍,给大自然带来生机。
学生们在校园的时光,同样努力发光发热,推动着周边一切的运转。
可当他们步入社会,就像蜉蝣离开熟悉的水域,面对全新又残酷的环境,难以适应。
尽管曾经给世界带来改变,却难以在这复杂的社会中,找到自己的立身之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