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赶百姓攻城,你想如何应对?”
这个才是他决心暂时离开静乐真正原因!
通过这几日的情报,蒙古军队的行军速度极慢,每日不过三十里,一看就是带着劫掠的人口物资而来。
国朝有些时候,道德甚至凌驾于律法之上。
若其驱赶百姓攻城,他杀不是,不杀也不是。
这种天大的黑锅拍下,无论他如何做,都会给人攻歼的借口。
与其如此,还不如趁机远远避开。
“不,不能吧?”
杨仝闻言心里咯噔一下,下意识咽了口唾沫,有些发颤道:“上次叛军也没这么干呀”
他这就是给自己找理由,心里很清楚,这种事极有可能发生。
果然就听陈牧一声长叹,沉声道:“叛军想的是篡位,归根到底要的还是大明江山,不能彻底失去民心,可蒙古鞑子不同呀”
“这.......”
“若此事发生,杨兄你想如何应对?”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杨仝没想到这种事要让自己碰上了。
杨仝纠结半晌,最后一咬牙:“静乐如今身系大明亿兆百姓安危,若果真如此....”
“好了,杨兄有心里准备就好”
陈牧没等他说完,立刻后退一步,拱手道:“静乐事拜托杨兄了,此去宁武少则十,多则十五日,大军必回”
“忠义放心,城在人在!”
.....
行军打仗不是过家家,任何事都有一定章法。
五千人是一个打法,一万人是个打法,八万人又是另一个打法!
郭桓本来打算自己带着五千大同骑兵连同几路人马,来个星夜奔袭,打一个措手不及、
结果陈牧横拦一杠,变成了八万大军强攻,虽然人多成功率的确更大,但是也让老头愁白了头发。
不过郭桓就是郭桓,军事方面永远有给陈牧擦屁股的能力。
“八万大军不可同时行军,当分为四部分,前锋一万人,留下一万人垫后,还需两万人负责粮草供应。”
“宁武关北缓南险,同时进攻最多只能展开四千人,以千人为最佳,故而我意以李岩和高宁所部为先锋,由李岩为首先行试探攻城。”
“蒙古大军来攻静乐,雁门那就可稍稍腾出人手来援,可令贺世贤防守雁门,张之极带宣府四万人出雁门,从北面切断其粮道,与我军形成前后夹击之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