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俘虏和战兵的伙食,是完全不同的。
可陈牧选择了全部收编,再加上蜂拥而来的流民,每日的粮草供应都是海量的。
也就是静乐前期底子厚,庆王又送了大礼,要不然换任何一个县,甚至府,都根本供应不了如此庞大的消耗。
“两个月?”
这个数陈牧觉得太少了,可郭桓却不这么觉得,甚至极为惊喜。
这些天他一直忙的是整编的事,后勤粮草供应有陈牧筹划,他根本就没管,如今听到这个数,眉宇间的忧思立刻散了一半。
郭桓扭头看向李岩,问起一个好似和战事无关的问题。
“李岩,记得你说过,大同府仓的粮食只被庆王带出了一部分,其中大部屯于宁化所,宁武关只有不到一万石粮食”
李岩立刻越众而出,躬身回禀。
“翁行铠调了库存的三千架爬犁,总计运了二十一万石粮草,其中二十万石跟着大军,尽数囤在了宁化所”
郭桓闻言忍不住嗤笑一声,感慨道:“翁行铠这厮,为了造反也是拼了,这三千爬犁都快三十年了,乃前朝周总兵时督造的,真亏他能翻的出来”
郭桓在心底暗自盘算了一阵,心里便拿定了主意,郑重起身道:“抚台,此战我意可兵分两路而行”
“两路?”
陈牧闻言差点跳起来,眼下蒙古大军就快到了,现在还分兵?
这老头是不是疯了!
郭桓当然没疯,而且此刻理智的可怕。
“随李崇义等逃往宁武的应该有一万五千人左右,其中还有一千多骑,如今已经过去一个月天,粮草应该所剩无几”
“宁武关存粮极少,前次大战之中,叛军的运粮器具被缴获,民夫四散而逃,而依靠骡马运输,从大同运到宁武,非但耗时日久,仅组织民夫牲口就不是短时间能成的”
“叛军被秦总兵堵在宁武多时,其必不敢分兵劫掠,虽然因为大败,导致不少军粮被抢,但也不过是七日之粮”
“抚台,叛军就要没粮了,现在胜了一阵,他们必然全力劫掠筹粮,乃是最虚弱的时候”
“此时我们派出大军,沿着恢河谷地直扑宁武,必可趁其不备,一举拿下”
郭桓说的热血沸腾,可陈牧却听的心里不住摇头。
哪怕他现在二把刀的军事水平,也听出老头这话中不确定因素太多。
譬如最重要的假设,宁武关要是有粮呢。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