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军在整编时期是极为脆弱的,为了防止蒙古鞑子突袭,陈牧派出了飞羽营在外警戒,内里四千铁骑暂时也并未参与整编,随时应对可能出现的危局。
可攻城的蒙古鞑子没等到,新任飞羽营主将段谌却派人飞马来报,有一队自称蒙古大汗的使者已被拦在二十里外,请命是否就地诛杀。
这方面陈牧一点经验都没有,连召郭桓等商议。
“郭帅,鞑子此时派来使者,欲意何为?”
郭桓沉思片刻,斩钉截铁道:“绝不会是议和,只可能是为探听虚实而来”
“那郭帅的意思是就地斩杀?”
“不,还是见一见吧”
陈牧微楞,迟疑道:“我军正在整编,若被其得知虚实,尽起大军趁虚来犯?”
“大人无须忧心,鞑子破了太原后没有趁势进攻静乐,一是轻视我军战力,二来也是各部落分兵劫掠,无暇分兵所致,哪怕彻辰汗知晓静乐之事聚拢大军来攻,也需要不少时日,到那是大军已成,何惧之有”
“当真如此?”
“自然,鞑子早已没有占领城池的本事,不过为了劫掠罢了。若非大草原食之无味,太宗时就已然将其归于治下,如今我大明军力十倍与之,所长久作战,其根本不让对手。”
郭桓的话讲的有理有据有节,他也就此放下心来。
不过稳妥起见,陈牧还是将目光看向了李和,轻声道:“李公公,您意下如何?”
监军太监是昨日到的静乐,此刻往那一座头不抬眼不睁,跟个泥菩萨似得,听陈牧问话嘴角微弯,露出一抹笑意:“陈大人,陛下来时交代过,咱家这次来只带了眼睛和耳朵,决不可参与军政,此事您做主就好”
陈牧笑着点头,又将目光转向了另外一人,眼中笑意更甚。
“吴御史,你觉得此事该如何?”
这位新任的监军御史非是别人,正是原山西巡察御史吴冶,陈牧的同年好友。
从这两个人选就能看出景运帝对陈牧的信任,监军太监李和与陈牧有过一面之缘,怎么也算故人。
吴冶是陈牧同年,更是在去年一起联名了振武卫一案。
选择两人能使给陈牧带来的阻力更小,也能让年轻气盛的陈牧更容易接受。
更妙的是李和虽然是吴锦推荐的,却不是吴锦的人...
吴冶看着上首的年轻巡抚,哪怕接到圣旨已经好多天了,可依旧还有些没缓过神来,满满的不真实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