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晃晃悠悠站起来,拱了拱手:“此事全凭大人做主,下官决无异议”
“哈哈哈什么做主不做主的,你我兄弟也,商量着来嘛”
杨仝哈哈大笑,从怀中掏出一张早就些就好的分配方案递了过来。
“忠义呀,你是镇抚呀,看看如何?”
那位要说他一个指挥使,犯得着和陈牧这样么,怎么分配还不是他一句话的事。
其实这要是换随便一个镇抚乃至同知,或者正常剿匪
他杨仝说一是一说二是二,根本不费劲,下属也不会说什么。
毕竟都是振武卫的人,肉总是烂在锅里。
可事在陈牧这就出了岔头,他本职是静乐县令,无论是振武卫镇抚还是户部员外郎,都是加衔。
也就是说本质上,陈牧不是振武卫的人。
这次剿匪最开始不过是杨仝想练一下军,让调过来的卫所部队通过剿匪形成合力,不至于一盘散沙。
后来他的打算是最开始交给陈牧或者郑屠领兵打前站,等五卫都到了,他这个指挥使就该出手了。
可万万没想到,这时候出了个天大的玩笑,吴锦到了陈牧军中,不走了.........
杨仝脑袋再大也不敢在吴锦面前争权,索性好人做到底,把人都给陈牧派了过去,自己在后方调度军粮器械供应。
这事造成的结果就很诡异,此次剿匪名义上是户部员外郎陈牧请旨调动振武卫,绞杀盘踞在静乐周边的矿匪,然后由振武卫镇抚陈牧率领大军苦战一月,剿灭了盘踞多年的矿匪。
故此一切战利品的分配,按理应该由户部山西清吏司员外郎,提督静乐析州数县铁冶事务的陈牧负责。
可同时陈牧又是振武卫的镇抚,这事可操作余地就大了!
陈牧双手接过公文,特意揉了揉眼睛细看一番,不由得心里暗骂:怪不得始终说我是振武卫的人,在这等我呢,可你杨仝绕了这么大圈子,太小家子气了。
这次陈牧剿匪缴获颇多,共计:粮食三千余石,金银十二万两,棉麻一百五十匹,丝绸二十匹,各式兵器两千六百余柄,熔铸好的铁锭三千五百斤,俘虏一千三百余人。
而杨仝给的分配方案几乎完全按照国法来分配,粮食兵器铁锭上交都司,战死者抚恤每人百两,伤者五十,每名士卒赏银十两将官赏银子百两,陈牧居功至伟,赏银子千两。
其余金银留下一半在振武卫,剩下的也上交都司。
棉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