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旧坚持着这个意见,他认为不管怎么搞政治动员,首先最不该忽视的就是客观现实。
老百姓不是革命军自己,他们尚且还没有那么深刻的革命觉悟,更不用去谈坚定的革命意志。
现阶段叶格林他们要做的应该是把自己的朋友搞的多多的,把人民群众给聚集到自己的旗帜下面来。
因此在这件事上叶格林表现出了极高的战略眼光和前瞻性,以培养人民群众的集体意识为主要抓手去制定政策,而不是以根据地的实际情况来要求老百姓。
“我跟戈尔隆商量了,咱们是不能以根据地困难为借口去要求老百姓帮咱们做什么,而是要想着老百姓有什么困难我们去帮他们解决什么。”
“我相信啊人心都是肉长的,大家我帮你才能够有你帮我嘛。”
叶格林对于这件事的看法让人很是意外,但细想下来又让鲁金斯基有些感动。
“咱们呢之后是要求着老百姓忙着咱们做事情的,不管是修路建桥也好,还是开垦荒地也罢,都不是老百姓欠着咱们必须要帮咱们做的。”
“因此啊,既要求人办事,这个求人的诚意就要落实到位了嘛。”
短短几句话,叶格林就解释清楚了大餐会和文艺演出的必要性,同时这也是他一直以来秉持着的原则。
“所谓的政治工作在我看来就是求人办事,不过以前这都是头上的老爷在弄。”
“外来的总督求着本地老爷,小老爷又求着大老爷,一堆人凑合着在一起商量一下谁亏点、谁赚点,然后就把事情给解决了。”
“但我们呢,显然是不能玩这一套的,因为那些个老爷啊很多都被我们给送到火刑架上去了。”
叶格林笑呵呵地说着,他很擅长把复杂的问题给简单化,让哪怕是偷听的厨师们都能够理解其中道理。
在他看来革命军的政治工作从片面而狭隘的角度上去看与以往的帝国政治并没有多大的区别,唯一的不同就是总督要想收税就必须找当地的贵族士绅们商量,而后下面的贵族士绅就会动用自己的影响力来让当地老百姓配合总督的工作。
“但我说过这是片面而狭隘的,因为事情的本质不是把商量的人从贵族换成了老百姓,而是我们和帝国两支力量所代表的利益阶层发生了本质性的变化。”
“我们要代表广大的普拉尔什维克们,自然也需要将一切的制度设计围绕着他们去设计、去执行。”
“跑到民众当中去做政治工作这个只是表面原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