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意见反馈机制了。
昨晚的总结大会可不只是讨论了要修大澡堂的事情,各部队也根据自己在白天工作的情况总结了不少经验出来。
就好比索科尔现在正带人搭建临时营地的做法,就是隔壁部队总结出来的。
比起搭建高耸的木屋,这种低矮的临时避风所建筑起来更加方便,并且防风保温的效果并不比正经的木屋低多少。
很快以第一座避风所为中心,周围不断建立起了一座又一座的长方形建筑。
索科尔他们终于赶在了换班之前就完成了基本的避风营地建设,甚至还抽空在下风处挖了一个厕所出来。
革命军的传统有着很强的惯性,部队出门在外除了正在作战状态都会特意挖好厕所集中使用。
这些野战厕所一般会有至少两到五米深,上口窄、下面宽,用完之后直接拿土回填就行。
不随地大小便、每日坚持早上洗漱、晚上洗脚,不喝生水、不吃生食,这些都是革命军卫生条例里严格规定的内容。
看着都是些细碎的小事情,但是正是由于这些小事情的帮助才让革命军在复杂地带里具备了强大的作战能力。
在战斗的时候革命军之所以敢走敌军不敢走的道路,敢钻敌军不敢钻的原始森林和高山峡谷。
除了本就强大的组织力起到了指导作用之外,完善的卫生条例机制也提供了十分强大的支撑作用。
帝国军不是走不了那些复杂地带,而是他们一旦钻入了这些地区就一定会遭受非常严重的非战斗减员。
可能第一天或者第二天的时候都看着没什么问题,但从第三天开始部队内部就一定会出现异常严重的腹泻现象。
其原因也不复杂,他们的作战部队一般只会携带大概三天的饮用水,在喝完了之后大概率就会直接取用自然状态下的生水去喝。
在叶格林老家,上至七老八十的老头老太太,下至刚读幼儿园的小朋友都知道生水是不能直接喝的。
但是这个众人皆知的事情在这边可算不上什么常识。
帝国的医疗技术已经发现了痢疾的成因,但可惜的是帝国医务部的官僚们却根本没有推行这个发现的想法。
医疗技术已经在前面发展了,但是他们对于疾病预防的概念还依旧停留在中世纪。
正所谓疾病没有爆发那就可以约等于没有疾病,疾病爆发了那就多派点医生过去。
这就是对帝国医务部官僚们最好的写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