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叶格林理解托卡列夫的心情,他自己也不愿意就这样撤退。
“但现在的情况是,我们部队不能陷在这里。”
“必须趁着我们现在还掌控着战场主动权,把部队从不利的地方调回来。”
“打得过的战斗我们就打,打不过的我们就必须走!”
战争可不是战斗,到了战略层面可就没有什么狭路相逢勇者胜了,能把自己逼到狭路那就一个战略家的失败。
政治主导战略,战略牵动战术。
革命军在布列克这里并没有什么政治需求,战略上的诉求有一点但也并非核心利益。
这地方唯一的战术作用就是南下去封锁敌军的后勤补给线,然后配合106纵队和107团围堵敌军的三个师。
除此之外,此地就没有什么值得革命军去拼命争夺的地方。
叶格林内心很清楚此地的战略价值,所以他也就在不愿意在此处与敌人死磕。
不过考虑到之后撤退的问题以及部队现在的情绪,他还需要再试探一番,于是他接着安排道:
“托卡列夫,等会你带人从斯维尔山那边迂回一下,去试探卡缅尼亚克那里的敌人。”
“如果这里的敌人没有反应就果断撤回来。”
叶格林的安排让还有些沮丧的托卡列夫瞬间就提起了精神,他兴奋地接过了命令,立即就开始组织人手。
托卡列夫没有细想这个安排之后的深意,但鲁金斯基却大概猜到了叶格林的想法。
“叶格林,你是觉得敌人是故意针对我们的?”
“我有这个感觉,所以才派托卡列夫去卡缅尼亚克那里看看。”
“如果那边有防御,而且这里的敌人也会回去支援,那么敌军就是正常的部署。”
“但如果那边防御不够,或者这里的敌人完全不回去支援,那么我们就必须得撤了。”
“对了鲁金同志,南边渡河部队的情况怎么样了?”
叶格林此时有种不太好的预感,除了派遣托卡列夫前去试探之外,他也问起了渡河作战的事宜。
然而革命军在这边的战况同样也不顺利,鲁金斯基摇着头说道:
“不太好,敌军在我们正对面的河岸边构建了绵长的防线,我们的部队根本没法靠岸。”
“要下船就只能顺流而下到斯托尔克和提沙河中间那里,不过这里又太靠近斯托尔克了。”
渡河部队能够登陆的位置有限,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