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从艾森海因方向调来的部队就是卡缅所带领的107团,不过他们现在人数可远远不止一个团了。
在叶格林率领105和106团离开的艾森海因的时候就给予了留守的107和108团自主招募部队的权限。
此前在击败敌军部队的时候,106和107团可以说一波爆肥。
重型装备都通过铁路给运回了后方,但步兵装备他们却因为运力不足的关系留在了本地。
因此卡缅和诺维科夫这段时间可以说是在疯狂扩军,等赶在支援奥尔加格勒战场的时候他们105团竟然集结了一万多人。
现在在这片战场之上革命军其实并没有占据人数上的劣势。
在开战前105和106纵队下辖8个支队,每个支队下面有两个团,平均每个团大概2000到2200人左右。
一个纵队总人数三万五千多人,两个纵队就是七万人的兵力。
后续赶来的101纵队人数要稍少一些,8个支队里面有有两个是机甲支队,人数大概只有3500到3800人,101纵队总人数大概三万两千多人。
再加上最后赶来的革命军第106团的一万多人,革命军在这片战场的总人数一下子就来到了11万人左右。
而相对应的第一集团军在本地的总兵力也不过12万人!
之前三万五对十二万的时候革命军就能牵着对方的鼻子走,七万对十二万的时候革命军就能扛得住敌军的正面进攻,十万对十二万的时候敌军就必须面临艰难的抉择。
而现在革命军十一万人对上了帝国军十二万人,他们就只有该逃跑的份!
帝国军此前为了围堵叶格林所带领的105纵队,已经把他们12万人的部队给分散地到处都是。
现在革命军集中了优势兵力强攻他们北面和西面的防线,在没有堑壕辅助的情况下帝国军根本拼不起这样的惨烈的消耗!
他们依赖武器装备而缺乏步兵建设的弱点在革命军波浪攻势的强压下被彻底暴露了出来!
帝国军的部队只要死伤超过了2成士气就会开始动荡,战损到达4成组织度就会开始逐渐崩溃,等损失了6成的兵力他们的部队自己就会撤退!
撤退的帝国军如果没有第二道战线的接应,他们就会乱做一团在战场上四处奔逃,根本没法重新组织起战斗力来。
与之相对的,革命军这边一直在承受着他们想都不敢想的战损率。
叶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