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帝国境内,全进行管辖这一个议题是关于储备金制度的改组情况。
帝国早年就出台了银行管理法,即金本位制度,一个银行发行一千两的银票就需要储备一千两的等价黄金,这个黄金是不能乱动的,是要储存起来,如果你的银行倒闭,通过这一千两黄金进行回收销毁。去年年初,帝国中枢联席会议决定调整储备金制度,适当考虑固定资产,也就是房产,土地以及股份适量列入储备内容。但是关于第二类储备制度的储存和制度问题,以及如何定价问题,将是一个大难题,这也是中央金融会议的第一个议题。
先声明一下,这个土地是指土地股权帝国的土地政策,一直是土地国有化,并且这个国有化是中央国有,不是地方国有,以抄为主,以收为辅,少部分人是主动配合上交土地资产,帝国允许他们玩新的产业。第一批水泥商和工业人员基本上都是传统人员起家,这也是早期帝国公司管理法严苛原因之一,所以少部分人是每年通过土地折算股份,坐等分红的,所以土地折算本质上是这种土地折算股份的,如果可以的话,帝国的土地管理部门应该是能够拿到数据的。中央银行决定成立专门的审计机构进行专业审计。三方单位中央银行及中央监察部门和第三方监察机构共同对固定资产进行审计。
原中央银行下属的储备金管理系统,剥离中央银行管理由大宋帝国户部衙门下属财政部管制处负责,工部那边已经得到通知,要在京城选合适的地方建立标准,地下金库用于储存,同时,国库方面要开始储备行动。帝国早期一直有纸币计划,但是基于政治原因,一直没有进行。国库方面也一直在做纸币储存和储备计划,科工院把这个作为专门项目攻克纸币的相关难题。帝国矿物系统在新政以后一直在搞全面国有化大型矿,是直接归属中央中型矿物,允许省级地方自主开发小型矿,是允许包给个人或民间公司。当然,相关规定是比较高的,一些产量比较大的金矿是被直接锁死,中央也一再考量其用纸币计划需要黄金储备压底。作为恢复信誉新政以前的系统基本崩盘,普遍只认银子。
第二个核心业务是关于政治贷款的收回和善后工作,早期为地方官办产业发展和复苏。中央是直接以中央名义做保免息,还款的时间也拖得很长。大宋帝国中枢联席会议也通过关于调整金融贷款取消免支贷款要求各地地方官办产业,如要贷款按照纪律该签合同,签合同,严禁各级主官违背政治纪律,依靠个人情面违法贷款,要求各级地方官办产业根据政治纪律,该签合同,签合同,该抵押,抵押各级账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