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铆钉般砸进众人耳膜。身后的全息投影正在循环播放犯罪现场的 3D 建模图,红蓝线条交织的光影里,他抬手比划出破解密码时的手势:"就像我在数字世界里,绝不会放过任何一个罪犯。那些用十六进制代码搭建的迷宫,再错综复杂,我也能顺着数据流找到出口。"
作战指挥室的空调发出轻微嗡鸣,他忽然抓起桌上的攀岩镁粉袋,掌心扬起的白色粉末中,露出虎口处结的薄茧:"岩壁上每一个岩点都暗藏陷阱,但只要找准发力点,就能借力向上。" 粉末簌簌落在案件卷宗上,将某条关键线索染成霜白,"就像这些线索,看似矛盾的时间戳、加密过的通话记录,拼凑起来就是完整的真相拼图。"
说到这里,他的战术腕表突然震动,屏幕上跳出新破解的犯罪团伙通讯协议。火焱唇角勾起自信的弧度,喉结在绷紧的脖颈间滚动:"我已经准备好了 —— 无论是破解云端服务器,还是徒手攀爬三十层高楼。" 窗外暮色渐浓,将他年轻的身影与背后的刑侦大数据墙重叠,勾勒出某种跨越数字与现实的凌厉气势。
从犯罪心理学的“人格特质匹配理论”视角深入剖析,火焱在极限运动领域经年累月锤炼出的独特人格特质,堪称是为专案组量身定制的心理素质范本。这一理论强调,个体在特定领域形成的心理韧性与行为模式,往往能迁移至其他高压力情境中。而火焱的经历,正是对这一理论的生动诠释。
当他置身百米高空,徒手攀爬光滑如镜的建筑幕墙时,身体紧贴着冰冷的玻璃,脚下唯有指尖与墙面的细微摩擦力作为支撑。在这样命悬一线的时刻,他能够精准控制每一次呼吸的节奏,将心跳频率调节至与动作完美契合的状态。这种超越常人的冷静与专注,使得他在案件侦破的高压环境中,依然能够屏蔽外界干扰,保持思维的高度清晰与敏锐。面对堆积如山的卷宗和错综复杂的线索,他总能抽丝剥茧,捕捉到最关键的细节。
那些惊心动魄的翼装飞行经历,更赋予了他突破常规的冒险精神。当他从数千米高空纵身跃下,在气流中急速穿梭,以近乎极限的速度挑战生死边界时,这种与死神擦肩而过的体验,重塑了他对 “风险” 的认知。这种特质在侦查工作中尤为珍贵 —— 当案件陷入毫无线索的僵局时,他敢于打破常规思维定式,尝试旁人望而却步的侦查路径。无论是乔装潜入危险的犯罪团伙,还是在证据链断裂时大胆假设、逆向推理,他总能另辟蹊径,为案件侦破打开新的突破口。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