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臣,又能否逃过李治和长孙无忌的清算?
逃过了李治和长孙无忌,逃得过武则天吗?高宗一朝,李义府和许敬宗当道,政治环境十分高压,于贞观旧臣而言,很多时候早死也是一种幸运。
“太子,你在想什么?这么入神?”
开小差突然被打断了,李承乾回神过来,想什么?想刘洎那个冤大头,可这话是能说的吗?他要是说了,问话的老登立刻红温。
长孙无忌笑呵呵解围:“是在想太子妃吧?太子妃有妊,殿下已经有了嫡长子,再有个女儿,可就是儿女双全了。殿下,你可是把冲儿害惨了。”
“我吗?”
李承乾不可置信的指了指自己,他有那么大的本事,能害的到贞观第一权臣长孙无忌的嫡长子?
“长乐公主进宫同太子妃玩乐,回去就说都是为人夫,怎么驸马差了自家阿兄那么多。殿下,您说,您是不是害惨了冲儿?”
李承乾尴尬一笑,这个真不能怪他。
“不是想太子妃,就是在想皇长孙了。太史局的李淳风不久前上疏,年节一过要去钱塘,观察月亮与潮汐的变化之间的关系,皇长孙要跟着一起去。”
提到李象,李承乾暗暗叹气,李象远行,的确是一个令人伤心的话题。儿行千里,父母担忧。
“象儿总要长大,跟着他师傅出去见见世面,对他没坏处。”
“好了,继续说明年二月春耕之后,出征薛延陀部的事情。”
魏征不赞成打仗,在他看来,战争可以让将领建功立业,可以成就帝王的武功。可战争所虚耗的财力,自以及它带来的巨大破坏是百姓在承担。
不过,皇帝的态度坚决,不是他反对就可以制止的,且从长远看,让薛延陀灭国,的确能长时间保证北方边境的安定。
想到这里,魏征微不可察一叹,他出身巨鹿魏氏,不过到他这一代,早已家道中落。从前隋到贞观,他是亲眼见过生灵涂炭,百姓流离失所的。
所以,他从心底不愿意发生战争,可事情具有两面性,也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
魏征发出心底的另一个担忧:“陛下,带太子出征,是不是太过冒险?”
这也是众大臣的疑惑,在他们看来,太子那小胳膊小腿,可没有皇帝勇冠三军的本事。
面对满朝文武质疑的目光,李世民也后悔之前总说李承乾小胳膊小腿,搞得现在跟李承乾有关的一切,大臣们都是一种太子一碰就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