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没有问题,只是……”
欲言又止,李承乾最怕这种,精神好了还能拉扯,眼下精神头不足,这种拉扯真是要命。
“舅父有话直说。”
“殿下,您该有自己的决断,不能是陛下说什么就是什么,这样会让陛下觉得您怯懦。”
李承乾笑笑,从前长孙无忌怎么不说这话,到如今同他说这些,无非是皇帝选择的余地太窄,他可操作的空间大了。
“看样子,舅父心中有合适的人选。”
长孙无忌道:“良马忠于自己的伯乐,转手他人,忠诚就绝对不够。”
他这两年的活动主要在文事上,武事上向皇帝举荐了薛礼,且薛礼已经被皇帝安排在东宫,再有就是参与新军训练。
皇帝现在对他是不错,那是建立在他威胁不到太极宫的前提条件上,一旦他扩充势力,威胁到了皇帝的太极宫,皇帝立刻就会出手干预。
长孙无忌的潜台词,要他安排自己的人,准确的说长孙无忌想要在东宫安插自己的人。
李承乾不由得想起母亲临终前的遗言,无非是长孙无忌才学没有多少,能位极人臣,也是因为她这个皇后妹妹的缘故。
长孙无忌主持修正律法,编书,以及扶持李治登基,辅佐开创永徽之治,老实说,母亲这番话实在偏颇。
大抵是看出来长孙无忌的野心,作为妹妹兼长孙家的女儿,不愿意兄长最后身首异处,不愿长孙家被绞杀在皇权的旋涡之中,作为母亲不愿意儿子为元舅掣肘,这才临终留下那样一道遗言。
可惜,无论是保他的太子之位,还是不重用长孙无忌,不管哪一样,皇帝都没有做到。
“天无二日,国无二主。这东宫是我的东宫,更是陛下皇权之下设的东宫。天下良马的伯乐,只有陛下一人。”
长孙无忌想要发展势力,那是长孙无忌的事情,不能借他东宫的名义,皇帝忌惮,李治能装孙子,他可装不来,就算捏着鼻子装,也装的不像。
“陛下若要我自己选,便不会将名单递过来,这些人的身家背景,想必舅父能看得出来,陛下是深思熟虑之后,才给我的。陛下想的那样周全,我这做臣子的,难道比陛下还周全。”
李承乾借力打力,长孙无忌在李承乾这里碰了个软钉子,他早知这个太子不好把控,倒也没有太过失望,也没再提出反对意见。
“如此,臣将这些人的职位安排出来,殿下看过之后,递交奏疏到两仪殿,请陛下批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