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门山地下墓葬最早是一位来自汉代小政权夫余的一位老智者的陵宫。
因为年代久远跟语言文字太小众的原因,这位老智者的身份具体已经不可靠,大约曾是夫余国的贵族,死前做到过国中宰相,所以地位很高,因而修建了豪华的陵宫。
大约千年前,布置了黄泉宝书计划的土夫子在四下寻找合适的藏宝地点,偶然在盗掘附近女真王墓时,发现此处。
最早的陵墓就有上下两层,对当时时代来说非常稀奇。
夫余国出土的完整陵墓基本不存在,所以也只能猜测这也许是他们传统中贵族墓葬的特色。
不过土夫子嘛,又不是做研究的,管它什么原因呢,只要能被自己利用的上就好。
但当时宝书先辈并没有看上此地,只是看上了这种墓葬的结构,想利用起来。
于是在千里之外的佳门诺尔,他们仿照了此处的墓室设计,在佳门诺尔此地人为修建出一处相似的地下空间。
佳门诺尔此地是人烟稀少的民族政权属地,曾没有一个正式的地名。
佳门诺尔这个名字,竟然还是他们带过来的,无形之中跟“佳门山”之间形成互为障眼法的呼应。
但这些先辈在夫余国陵宫中发现了一种特别危险的小虫子,也就是血尸虫。
他们想把这种虫子利用起来,于是仿照原本陵宫中的设计,用极其艰难的方式收集了一些血尸虫,养在胎尸体内,运往佳门诺尔。
可也许是如此凶险的血尸虫也抵不过水土不服,又或者是他们饲养的技法不得前人要领,运走的血尸虫没有一个能养活的。
不过现在想来,先辈大概也不会为了区区血尸虫就放弃佳门诺尔的建造工程,肯定还有其他无法克服的原因。
这些原因现在已经无从可查,总之结果是先辈放弃了建造到一半的佳门诺尔地下的地宫,转而接手了反正已经没有后人的夫余皇室陵宫。
在两层墓室的基础上,先辈继续往下挖掘地宫。
第一层的布置是原本陵宫就存在的,包括耳室中的那些养血尸虫的胎尸。
只是当时祭台上用的并不是昂贵的犀照,这些是被后来换掉的。
而第二层才是真正的墓室,先辈抬走了墓室中的棺椁跟明器,收拾成了空空荡荡的样子,基本上一根毛都没有留下。
之后把第二层墓室的墙壁跟耳室重装,缩小了二层墓室的面积,在它周围一圈修造出了有着一条石阶楼梯的夹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