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可以说,汉朝时一场大仗就要掏空大汉十年的家底。
而且最关键的是草原贫瘠。
即便打了胜仗,但也就是劫掠回来一些牛羊而已,远远比不上对战争的付出成本。
如此一来,自然是越打越穷了。
也就是汉武帝运气好,碰到了卫青和霍去病这两个军神,让他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彻底打败匈奴。
要不然这仗拖下去,最后被拖垮的甚至有可能是大汉。
而唐朝时虽然好一些,巅峰人口已经能够达到一千万户,也就是三四千万的人口数量。
但打仗依然还是入不敷出的结果。
大唐向外开拓的战争,虽然看似繁花似锦,四夷臣服,但其实都是烈火烹油,一场安史之乱,便彻底把唐帝国带入了泥沼之中。
之后唐国都六次陷落,天子九次出逃,这同样也是大唐。
甚至在蓝武看来,可以说大唐在安禄山发生叛乱后就已经可以说名存实亡了。
各地也已经被各个节度使掌握,根本就不听唐的调遣了。
而如今到了大明,人口数量比之唐时至少多了三倍,而且这还是明初老朱的统计结果。
如今二十年过去,这个数量恐怕还要增加。
可以这样说,大明如今的战争潜力,比之汉唐那绝对是要强了数倍不止的。
但大明从老朱当皇帝时,就已经有了厌战情绪。
文官们从前朝的教训中知道,打仗就是一个入不敷出的事情。
大明汉地十八省之外,那都是蛮夷之地,一片蛮荒,根本就没有去打的必要。
我们只要守好我们自己的地盘过日子就可以了。
在如今的大明,所有前面的朝代中,名声最好的是宋朝,名气最大的两位皇帝是汉朝的文景两位皇帝。
至于后世备受推崇的秦始皇、汉武帝,李世民,那妥妥都是暴君,是好大喜功之君,是受到现在读书人唾弃的。
但文官们却是并不去想,他们不喜欢打仗。
有人却天天盼望着打仗。
金朝打败了宋朝,劫掠说的,让他们恢复了三十年也没有挥霍完。
蒙古自建立以来,就是一个纯粹的劫掠型政权,南征北战,劫掠了整个世界。
等所有地盘全部被劫掠过一遍之后,蒙古的辉煌也就过去了。
正所谓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
蓝武不想大明的社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