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原本的历史上。
大明是和之前所有的朝代都不一样的特殊时代。
从古到今,从来没有一个王朝,皇帝和替他管理王朝的官员之间的矛盾会有那么大。
大明的皇帝从朱元璋开始,有一个规律,只要是想要有所作为的皇帝,都是名声不怎么好的皇帝,是杀文官杀的比较凶的皇帝。
而只要是那些庸庸碌碌,没有什么大志向的皇帝,反而名声就会好很多。
而这里面最底层的原因就是因为华夏发展到明朝,资本抬头已经非常明显,而大明从秦皇汉武以来,两千年时间,研究的都是如何集权。
集权的王朝,碰上需要自由化的资本势力,也就是江南文官士绅势力,自然就水火不容,彼此看不顺眼了。
西方之所以能够在近现代崛起,超越华夏,在蓝武看来,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他们的历史根本就不够长,王朝不够集权。
正因为不够集权,才给了资本坐大的空间,最后甚至灭掉了各自的皇室,成立了所谓的民主政府。
这所谓的民主政府,说白了,就是各大资本家,或者说大地主控制的政府而已。
而近现代的世界,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整个世界都在从小农经济向着市场经济转换。
换句话来说,就是那种自给自足的王朝模式,已经无法和那种以商业为根基的市场经济模式相提并论了。
这也是资本主义在西方能够得以发展的根本原因。
但在蓝武看来,这样的资本政府,并不比集权的王朝先进多少,华夏之所以在近现代的发展中无法比得过西方。
并不是因为集权王朝的原因,而是大明后期,取代他的并不是一个汉人王朝,而是满清,而满清本质上来说,乃是半封建半奴隶制社会。
他们为了以少数人口奴役华夏,便反过来以华夏的集权政府来压制华夏底层的发展。
这种压制包括了百姓的认知,以及资本主义的发展。
这才是近现代华夏落后于世界的根本原因。
若是最终取代大明的不是满清,而是一个汉人王朝,蓝武觉得,华夏绝对不会变成历史上那样积贫积弱的模样,最起码也应该是列强之一。
实际上,大明在弘治朝开始就已经有人在想要把大明改造成类似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了。
这种思潮在朝堂上表现出来的就是内阁的权利不断被放大,甚至一度压制皇帝,那种垂拱而治的皇帝才会被文臣歌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