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武关的城墙在连日的炮火硝烟与鲜血浸染下,呈现出一种沉郁的暗红色。朔风卷过垛口,呜咽着,带起城下尸山血海散发的浓烈腥气。周遇吉拄着剑,站在敌楼最高处,目光越过关前那片如同地狱绘卷般的战场,越过层叠的山峦,死死地投向西北方向——大同。
他的甲胄上布满了刀痕箭孔,凝结着紫黑色的血块,面颊被硝烟熏得黢黑,唯有一双眼睛,依旧燃烧着不屈的火焰,但此刻,这火焰深处,正被一丝越来越重的阴翳所笼罩。
坚守宁武,并非必死之局!
这个念头,如同冰冷的钢针,反复刺穿着周遇吉疲惫却清醒的神经。作为一位久历沙场、深谙兵势的老将,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宁武关此刻危局中蕴藏的那一线生机。生机不在关内,而在关外,在那座距离宁武关不足四百里的九边雄镇——大同!
“大同……姜镶……”周遇吉干裂的嘴唇无声地翕动。四百里的驿路,对于一支精锐的、志在必救的援军而言,意味着什么?意味着急行军,三日可至!而他周遇吉,已经在这座孤关浴血死守了数日,硬生生用数千残兵和最后的火药,将李自成数十万大军钉死在关前,啃下了他们万余条性命!关墙虽摇摇欲坠,但军心未散!只要……只要大同的援军能及时赶到!带来那救命的火药、铅子、粮秣,哪怕只是数千生力军注入关城,凭借这宁武天险,凭借将士们这股被逼到绝境的血勇之气,他周遇吉就有绝对的信心,让这宁武关继续成为李自成无法逾越的噩梦!让闯营的鲜血,继续浇灌这片冻土!
这并非妄想。大同总兵姜镶,并非无名之辈。他出身将门世家,兄弟皆居总兵、副总兵之位,声威显赫。姜镶本人,更是身膺“镇朔将军”之印,坐镇九边重镇大同!这个名号,沉甸甸地承载着大明北疆的荣耀与责任。遥想永乐至正统年间,一代名将杨洪持此印信,统御边军,北逐蒙元,是何等的威风赫赫,国之柱石!周遇吉望向大同的目光里,带着一丝连他自己都未曾察觉的、近乎虔诚的期盼。姜镶,这位手握重兵的“镇朔将军”,此刻,就是他周遇吉和宁武关数千将士活下去的唯一希望!他相信,军情如火,求援的塘报早已飞驰入大同城,姜镶应当明白,宁武关若失,大同便是唇亡齿寒!援兵,或许已在路上?或许,明日朝阳升起之时,便能望见大同铁骑扬起的尘烟?
宁武关的城头,许多双疲惫而坚定的眼睛,也时不时地望向北方。老兵们低声议论着大同铁骑的威名,新兵们眼中则燃起一丝微弱的希望火苗。总兵大人还在等,等那足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