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四年的深秋,决定李自成一生成败的三大谋臣终于集齐。
李自成的大营驻扎在河南境内一片开阔的平原上。营帐连绵数里,旌旗猎猎,战马嘶鸣。中军大帐内,李自成正在听取各营将领的军情汇报。他左眼上蒙着一块黑布,那是去年在开封城下被陈永福一箭射瞎的伤痕。此刻,他仅存的右眼中闪烁着锐利的光芒,手指有节奏地敲击着案几。
"报——"帐外传来亲兵的通报声,"牛举人求见。"
李自成眉头一挑:"让他进来。"
帐帘掀起,一个身着儒衫的中年男子缓步而入。牛金星约莫四十出头,面容白净,一双细长的眼睛总是微微眯着,嘴角挂着若有若无的笑意。他躬身行礼,姿态恭敬却不显卑微。
"学生牛金星,拜见闯王。"
李自成打量着这个前明廷的小官吏。牛金星原是宝丰县举人,曾在县衙任职,因不满朝廷腐败而投奔义军。与其他粗犷的将领不同,此人言谈举止间透着读书人特有的文雅气度。
"牛先生不必多礼。"李自成示意他坐下,"听闻先生有治国良策要献?"
牛金星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纸:"这是学生草拟的《劝进疏》,请闯王过目。"
李自成接过展开,只见上面用工整的楷书写着:"臣闻天命无常,惟德是辅。今观天象,紫微移位,当有圣人出而抚万邦..."
这篇奏疏文采斐然,将李自成比作汤武再世,字里行间暗示其有帝王之相。李自成虽识字不多,但也能领会其中深意。他独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光彩,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竹纸边缘。
"好文章!"李自成拍案称赞,"先生大才,我得先生如得孔明。"
牛金星立即起身长揖:"谢闯王,学生自当尽力辅佐闯王成就霸业。"
牛金星加入李自成的谋士团后。他深谙官场之道,很快就摸清了李自成的脾性。每次议事,他总能恰到好处地迎合李自成的想法,又不露痕迹地提出自己的建议。渐渐地,他在军中的地位日益稳固。
寒冬腊月,义军大营飘起了鹅毛大雪。牛金星裹着厚厚的棉袍,踏雪来到李自成的寝帐。帐内炭火正旺,李自成正在与刘宗敏等将领商议军务。
"闯王,"牛金星恭敬地行礼,"属下有一奇人要引荐。"
李自成抬头:"哦?何人?"
"此人姓宋名献策,江湖人称'铁口神算',精通天文历法,善卜吉凶。"牛金星眼中闪着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