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一年四月,北京城。
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杨嗣昌站在巨大的军事沙盘前,手中细长的竹鞭在沙盘上划出几道清晰的痕迹。沙盘上,大明两京十三省的地形栩栩如生,各处插着不同颜色的小旗——红色代表官军,黑色代表流寇。
"四正六隅,十面张网。"杨嗣昌的竹鞭点过河南、陕西、湖广、凤阳四个方向,"以河南、陕西、湖广、凤阳为'四正',由四位巡抚分剿而专防。"
竹鞭又移向延绥、山西、直隶、应天、江西、四川六个方位:"以延绥、山西、直隶、应天、江西、四川为'六隅',由六位巡抚分防而协剿。"
最后,竹鞭在沙盘中央重重一敲:"如此,十面张网,步步为营,渐次推进,流寇将无处可逃!"
兵部大堂内,十余名身着绯袍的高级将领屏息凝神,目光随着杨嗣昌的竹鞭移动。烛火映照下,杨嗣昌消瘦的面容显得格外坚毅,眼角的皱纹里刻满忧思。
"杨部堂此策甚妙。"陕西巡抚孙传庭拱手道,"然各省兵力不均,粮饷短缺,恐难同时发力。"
杨嗣昌微微颔首:"正因如此,本官已奏请皇上,加派'剿饷'二百八十万两,限期一年征齐。"他目光扫过在场众人,"此战关系社稷存亡,望诸公同心戮力,不负圣恩。"
大堂内众将齐声应诺。只有孙传庭眉头微蹙——加派饷银意味着百姓负担更重,那些已经易子而食的灾民,如何还能榨出钱粮?
会议结束后,杨嗣昌独留孙传庭。两人对坐,侍从奉上清茶。
"伯雅兄,"杨嗣昌以孙传庭的字相称,语气缓和了许多,"陕西情势如何?"
孙传庭苦笑:"饿殍遍野,民变四起。下官冒死开仓放粮,已被御史参了一本。"
杨嗣昌长叹一声:"我知你难处。然流寇不灭,天下永无宁日。此番十面张网,务必一举功成。"
"下官明白。"孙传庭沉声道,"只是担心逼得太紧,恐生大变。"
杨嗣昌目光一凛:"当断不断,反受其乱。张献忠、李自成等寇,必须彻底剿灭!"
同一时刻,河南鄢陵境内的一处荒废村落。
张献忠一脚踢开半掩的柴门,大踏步走进一间破败的土屋。屋内,李自成正与几位头领围着一张简陋的地图商议。
"八大王来得正好。"李自成抬头,古铜色的脸庞上胡须杂乱,唯有一双眼睛炯炯有神,"探马来报,官军调动频繁,似有大动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