幻出一些光影效果时,陆沉的眼睛瞬间睁大了,瞳孔里清晰地映照着那些闪烁的光芒,脸上是毫不掩饰的、孩童般的好奇和惊叹。他甚至不由自主地向前凑了凑,想要伸手去触摸那些虚幻的光点。
“完美!”王立川导演激动地一拍大腿,“这眼神!这反应!绝了!这根本不是演出来的,这就是最真实的惊讶!”
整个剧组,仿佛都被这种“真实”所感染。大家对陆沉的态度,也从最初的小心翼翼、带着些许担忧,逐渐转变为一种默契的守护和由衷的敬佩。
他们敬佩的,不仅仅是陆沉潜意识中残留的、对艺术的敏感和表现力,更是柳如烟那份沉重而坚韧的爱,以及整个团队为了保护这份“真实”所付出的努力。
王立川导演调整了拍摄方式,更多地采用抓拍和多机位拍摄,捕捉陆沉最自然的状态。他从不强迫陆沉去“演”什么,而是耐心地引导,利用场景和对手演员的互动,来激发他本身的情绪。需要复杂内心戏或者大段台词的部分,则巧妙地运用镜头语言、旁白或者其他演员的表演来侧面烘托,尽可能地减轻陆沉的负担。
顾远饰演的徐长卿,与景天有大量的对手戏。他沉稳内敛的表演风格,恰好与陆沉的“本色出演”形成了奇妙的化学反应。在拍摄蜀山学艺的戏份时,顾远总是能用最自然的语气和动作,引导陆沉完成那些需要配合的场景。有时陆沉记不住简单的站位或者动作,顾远会不动声色地用身体或者眼神提醒他,一切都处理得行云流水,让镜头前的表演看起来毫无破绽。
苏瑾饰演的紫萱,与景天的交集带着宿命的悲剧色彩。在为数不多的对手戏中,苏瑾那充满故事和悲悯的眼神,常常能让陆沉安静下来,仿佛能感受到那份跨越千年的沉重。有一场戏,紫萱需要凝视着景天,眼中流露出对故人(飞蓬/龙阳)的追忆。当苏瑾那双饱含深情的眼睛望向陆沉时,陆沉虽然眼神依旧茫然,却罕见地没有移开目光,只是静静地回望着她,那份纯粹的、未经世事打磨的眼神,反而让苏瑾的表演更具感染力,仿佛她真的看到了那个遗忘了前尘的故人。
剧组的后勤保障更是做到了极致。柳如烟几乎是常驻剧组,亲自负责陆沉的饮食起居和情绪安抚。他的休息室被布置得像家一样温馨舒适,里面有他熟悉的物品(即使他每天都会忘记)。拍摄间隙,柳如烟会耐心地给他看“昨日日志”,给他讲今天要拍的故事,用最简单的方式帮他理解角色。
为了避免外界干扰,剧组实行了最严格的保密措施。所有工作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