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林海阳在孝德素食馆了解相关公益情况后,很快投入到莫高市关于产业融合的工作中。这天,他站在会议室的窗前,目光穿过玻璃落在远处起伏的山峦上。窗外阳光正斜斜洒进屋内,在地板上拉出一道道细长的光痕。他手里拿着一份刚刚整理好的景区人流分析报告,纸张边缘因反复翻阅已微微卷起。
会议桌旁陆续有人入座,椅子拖动的声音和低语声交织在一起。这是莫高市关于产业融合的第一次正式协调会,气氛比想象中更为凝重。林海阳转身,将手中的报告轻轻放在桌上,环视一圈在场的人——有文旅局的干部、几家主要景区的负责人,还有几位来自财政与规划部门的工作人员。
“各位。”他的声音不大,却足够让整个会议室安静下来,“今天召集大家来,是想讨论一个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游客来了,但留不住。”
他顿了顿,从文件夹里抽出一张图表,“过去三个月,我们的核心景区日均接待量超过八千人次,但平均停留时间不到四个小时。消费结构单一,大部分收入集中在门票和基础餐饮。这说明什么?说明我们还没真正把‘旅游’做成‘体验’。”
一位年近五十的景区经理皱眉开口:“林市长,这话没错,但我们现在的运营已经很饱和了。你提的那个葡萄酒文旅项目,一旦落地,会不会反而分散客流,影响现有经营?”
“这个问题我理解。”林海阳点头,翻开另一页数据,“但我想请大家看一组对比。去年同期,邻省几个融合型景区的综合营收增长了百分之二十七,而我们只增长了百分之九。不是我们在退步,而是别人走得更快了。”
他停顿片刻,继续说道:“我不是要大家放弃现有的利益,而是希望我们一起打开新的空间。葡萄酒文化、生态农业、光伏治沙,这些都不是孤立的资源,它们可以串联成一条完整的体验链。游客不只是来看风景,他们愿意花钱买故事、买记忆、买一次值得回味的旅程。”
会议室陷入短暂沉默。有人低头翻看材料,有人托腮沉思。林海阳没有催促,只是拿起水杯轻啜一口,等待反应。
“林市长,”另一位年轻些的干部开口,“你说的方向我们认可,但具体怎么做?资金投入怎么解决?”
“第一步,政策倾斜。”林海阳答得干脆,“对参与融合项目的商户,我们会给予税收减免、宣传资源优先投放,并安排专人协助运营转型。第二步,技术赋能。我已经联系了省内高校的旅游管理专家,他们会帮我们设计低成本、可复制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