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非洲代表们频频点头,其中一人掏出笔记本记录下关键参数。这一幕虽未引起太大关注,却在林海阳心中留下印记——这或许是未来国际合作的一个新方向。
午后,展台迎来一波订单洽谈高峰。几家东南亚进口商对莫高葡萄酒表现出浓厚兴趣,当场签订了初步意向协议。与此同时,几位新能源企业的代表也陆续前来,围绕光伏农业模式展开深入交流。
“我们公司在非洲也有类似项目,但收效甚微。”一名德国工程师坦言,“你们是怎么解决沙土保水问题的?”
“我们在光伏板下铺设了防渗膜,并结合耐旱作物轮作。”林海阳拿出一张实地照片,“此外,定期修剪枝叶,减少水分蒸发,也是一种策略。”
对方听得认真,频频颔首,并提出希望派技术团队来莫高实地考察。
傍晚,展会进入尾声。林海阳回到休息室,解开领带,望向窗外渐渐沉入海平面的夕阳。今天的成果超出预期,不仅打开了国际市场认知度,也为光伏农业的海外推广埋下了伏笔。
秘书推门而入,递上一份汇总报告:“今天共收到二十三份合作意向书,其中七家外企表达了技术引进意愿。”
林海阳接过文件翻阅片刻,抬头问道:“明天安排是什么?”
“上午十点有一场圆桌论坛,主题是‘绿色农业与可再生能源协同发展’,您被邀请作为主旨发言人。”
他微微一笑:“准备一下发言稿。”
次日上午,论坛如期举行。林海阳走上讲台,面对台下数十位国内外嘉宾,语气沉稳:“过去五年,我们在荒漠中种出了葡萄,也种出了希望。”
掌声响起,他继续道:“这不是奇迹,而是选择。当我们不再把自然当作对手,而是伙伴,许多难题便迎刃而解。”
一位日本记者举起话筒:“您认为这种模式是否适用于其他国家?”
“当然。”林海阳答道,“只要因地制宜,尊重土地本身的特点,就一定能找到合适的路径。”
论坛结束后,几位国外专家主动找上门,希望能进一步了解莫高模式的技术细节。林海阳一一接待,耐心解答,并安排下午的专场讲解。
夜幕降临,展馆灯火通明。林海阳站在展台前,看着忙碌的工作人员整理资料,心中涌起一丝疲惫,却更多的是成就感。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时,一名助手低声提醒:“最后一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