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的双鱼佩突然发烫,佩玉表面浮现出相同的院落图景,正是太虚幻境的牌坊。
第二折 漕运浊浪卷扬州
扬州瘦西湖的画舫上,贾政对着舱内的紫檀木箱愁眉不展。木箱四角的铜包角刻着狰狞的饕餮纹,箱盖内侧用银粉写着"金陵甄氏永宝"。当第七根鎏金插销拔开时,满箱的生辰八字笺如雪片般飞出,每张笺上都用密线绣着北境祭坛的方位图。
"大人,漕帮的人在码头上扣了艘北境商船。"王善保家的儿子掀开毡帘,袖口的漕运司腰牌还滴着水。贾政跟着他来到甲板,只见数十名漕丁围着艘乌篷船,船舷上用白漆画着硕大的金菊纹。舱内冲出的不是私盐,而是十二口朱漆棺材,每口棺材都刻着金陵十二钗的名字。
"这是北境王庭的阴毒之计!"贾政用象牙扳指敲着棺盖,指节因用力而发白。最前面的棺材刻着"林黛玉"三字,棺盖缝隙里渗出暗红色液体,竟是上好的徽州朱砂。王善保家的儿子用刀撬开棺盖,里面躺着个穿着黛玉常穿的月白绣花鞋的稻草人,稻草人的心口插着枚狼头匕首。
"立刻封锁码头!"贾政将狼头匕首拍在舱板上,刃纹里的血珠滚落在"黛玉"二字上,竟晕染出北境王庭的图腾。就在这时,远处传来官船的鸣锣声,忠顺王府的长史官站在船头,手中挥舞着刑部的火票:"贾政接旨!你私扣北境商船,意图谋反,即刻解往京城问罪!"
漕丁们立刻举起漕桨对峙,水面上顿时刀光闪烁。贾政望着长史官身后的百余名羽林军,想起临行前贾母的叮嘱:"若遇变故,可凭此信物去瓜洲找故人。"他悄悄将狼头匕首藏入靴筒,对着王善保家的儿子耳语几句,趁羽林军登船时跃入水中。
瓜洲渡口的老槐树下,贾政浑身湿透地敲响柴门。开门的竟是当年跟着甄士隐出家的道人,如今做了渡口的摆渡翁。"贾大人可是为双生契而来?"道人引他进了柴房,墙上挂着的蓑衣里掉出半块玉佩,正是黛玉手中残玉的另一半。
"当年甄家双生女,长姐被北境王庭劫走,次女寄养在贾府。"道人从灶膛里掏出个铁盒,盒内躺着本烧焦的账册,"北境用双生血脉下蛊,妄图控制金陵士族,谁知......"话未说完,柴房的茅草顶突然被掀开,数十支弩箭破空而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贾政用铁盒格挡,弩箭钉入木柱的声音震得他耳膜生疼。道人从蓑衣下抽出柄锈剑,剑鞘上的双鱼纹与黛玉的玉佩如出一辙。当两人杀出柴房时,渡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