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前盟
暮色漫进潇湘馆时,黛玉正对着菱花镜簪花。镜中忽现宝钗苍白的面容,她猛地转身,却只看见纱帐轻摇。自无名岛归来,宝钗便深居简出,冷香丸的药香混着血腥味,总在夜半时分飘进她的窗棂。
"林姐姐。"紫鹃捧着青瓷茶盏进来,茶汤里漂浮的枸杞红得刺目,"宝姑娘遣人送来这个。"她递上一方素帕,帕角绣着半朵残菊,夹层里藏着半张泛黄的药方。
黛玉展开药方,蝇头小楷写着:"以毒攻毒非良策,碧海深处藏天机。"墨迹边缘晕染的痕迹,与蘅芜苑残笺上的血迹如出一辙。她正凝神思索,窗外突然传来重物坠地的声响。
循声望去,竟是赵姨娘的贴身丫鬟小鹊。那丫鬟浑身湿透,发髻凌乱,见了黛玉便死死攥住她的裙裾:"姑娘救命!姨娘...姨娘被金菊盟的人带走了!"她哆哆嗦嗦掏出一枚刻着樱花纹的银簪,"他们说...说金陵城的水患只是开端。"
黛玉的验丝镜碎片突然发烫,镜中映出秦淮河畔的一处废宅。断壁残垣间,三皇子的幕僚正与倭国使者密会,桌上摆着的沙盘里,金陵城的街巷被染成刺目的猩红。
"备马。"黛玉披上玄色斗篷,将验丝镜碎片贴身藏好。路过怡红院时,她听见宝玉在屋内与人争执,麒麟剑出鞘的寒光透过窗纸,映出几个黑影正在缠斗。
"林姑娘留步!"袭人拦在门前,眼圈通红,"宝二爷为护那航海图,已受了两处刀伤。那些人...那些人自称是锦衣卫。"她压低声音,"可小的瞧着,他们袖口的金菊暗纹,与赵姨娘的手杖如出一辙。"
黛玉的指尖抚过验丝镜碎片,镜中突然浮现出宝钗母亲临终前的画面。那妇人咳着血,将冷香丸秘方塞进女儿手中,窗外暴雨如注,打在芭蕉叶上的声音,与此刻秦淮河的浪涛声渐渐重叠。
第三折 秦淮夜舫藏诡影
戌时三刻,秦淮河上画舫如织。黛玉扮作歌女,素色襦裙外罩着蝉翼纱,怀中琵琶的轸子上系着从宝钗处得来的残菊帕。船头的风灯在水面投下摇曳的光影,隐约可见水下漂浮着金菊状的海藻。
"这位姑娘好琴艺。"倭国使者龟田政次捻着八字胡,手中的夜光杯盛满清酒,"不知可曾听闻,这秦淮河底沉睡着太祖皇帝的宝藏?"他故意将酒杯倾斜,酒液在甲板上蜿蜒成金菊的形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黛玉垂眸拨弦,验丝镜碎片在袖中发烫。镜中映出船舱内的情形: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