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的护卫。一时间,喊杀声、落水声此起彼伏,秦淮河面染成了红色。
宝钗趁机将剩余的冷香丸粉末撒向"活人俑",她们胸口的红光渐渐减弱,最终变成了普通少女的模样。宝玉见时机成熟,挥剑砍断连接"活人俑"的铁链,少女们纷纷落入水中,被早已等候的汉军救起。
第六折 龙涎阁内辨忠奸
亥时的龙涎阁灯火通明,三楼雅间内,三皇子的幕僚正与倭人首领对饮。宝玉等人悄悄潜入,验丝镜映出屋内的机关——地板下每隔三尺就埋着炸药,一旦触发,整个楼阁将夷为平地。
"三皇子殿下果然神机妙算。"倭人首领举起酒杯,"用金菊盟扰乱朝纲,再以平乱之名铲除异己,这招借刀杀人,实在高明。"
幕僚抚须冷笑:"太祖皇帝留下的'神之血',本就是为皇室所用。那些商贾、官僚,不过是棋盘上的棋子。等炸毁长江堤坝,三皇子殿下便可名正言顺地出兵平叛,登上皇位。"
宝玉握紧剑柄,正要冲进去,却被黛玉拉住。她指着幕僚腰间的玉佩,用验丝镜映出玉佩上的暗纹——那正是栖霞寺壁画中面具人的玉佩。
"你可知,三皇子的母亲是谁?"幕僚突然压低声音,"她就是甄家失散的女儿,当年被老爷接入荣国府,后来..."他的话被宝玉的剑刃打断,麒麟剑擦着他的耳畔刺入墙壁,剑柄上的锚纹与玉佩发出共鸣。
"原来你才是金菊盟的真正头目。"宝玉咬牙切齿,"从甄家被抄,到探春被送去倭国,都是你一手策划!"
幕僚并不慌张,反而露出得意的笑容:"可惜,你们来得太晚了。炸药的引信已经点燃,再过一炷香,整个金陵城都将陪葬。"
黛玉举起验丝镜,镜中映出引信的位置——就在雅间的紫檀木桌下。宝钗强撑着身体,将最后一点冷香丸粉末撒向引信,香气竟将火苗暂时扑灭。宝玉趁机挥剑砍断幕僚的发带,露出他额角的金菊纹刺青——与探春的胎记一模一样。
第七折 寒夜孤灯照归途
寅时的荣国府一片寂静,唯有黛玉的潇湘馆还亮着灯。宝钗躺在床上,脸色比宣纸还苍白,冷香丸的药效已经耗尽,她胸口的蛊虫光影若隐若现。黛玉坐在床边,用冷毛巾为她擦拭额头,验丝镜碎片在烛火下映出蘅芜苑废墟的画面。
"宝哥哥,你说蘅芜苑的密室里,真的有解药吗?"黛玉轻声问,声音里带着一丝希冀。
宝玉握住她的手,麒麟剑鞘放在桌上,剑身上的锚纹在灯光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