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者常用的暗记。
宝玉带着侍卫冲进时,雪雁已气绝。他从死者手中取出红绳,发现绳结里藏着枚刻有金菊纹的铜哨。麒麟剑鞘剧烈震动,剑身上的锚纹竟与铜哨边缘的纹路契合。"这是倭人调兵的信物。"他望向面色惨白的黛玉,注意到她因强撑而微微颤抖的指尖,"薛家怕是要借元宵花灯,将火器混入金陵。"
与此同时,北静王府书房内,烛火将密信的影子投在墙上。信笺末尾的落款是"冷香丸",正是宝钗特有的标记。郡王摩挲着手中的鱼符残片,想起宝玉说过的"倭人火器引信与工部油纸同源",突然惊觉宝钗离京前曾索要大量桐油。他猛地推开暗格,取出薛家当铺三年来的进货单——每逢初一十五,必有十车"绸缎"运往城外破庙。
第三折 破庙血影辨奸踪
正月十四,寒风卷着雪粒子扑在脸上如刀割。宝玉与黛玉乔装成卖货郎,跟着运送"绸缎"的马车来到城郊破庙。庙门斑驳的对联上,"风调雨顺"四字被人用朱砂改成"血洗金陵"。黛玉的验丝镜泛起紫光,镜中显示庙内堆满木箱,箱角露出的铁管,正是红衣大炮的炮筒。
两人刚要靠近,忽听庙里传来对话声。"明晚子时,等花灯最盛时动手。"薛蟠的声音混着酒气,"只要炸毁水闸,金陵城就是咱们的了!"另一个尖细嗓音阴笑:"贾赦那老儿收了我们三成好处,到时候水师营的火炮,怕是连个响都不会有。"宝玉握剑的手青筋暴起,却被黛玉死死按住——她的验丝镜红光暴涨,镜中赫然出现贾赦与倭人密会的画面。
突然,破庙四周响起梆子声。数十名黑衣人从房梁跃下,刀刃上淬着的绿芒与崇明岛忍者如出一辙。宝玉挥剑格挡,麒麟剑鞘与对方的倭刀相撞,迸出的火星照亮黑衣人耳后的刺青。缠斗间,他瞥见庙角的地道入口,洞口堆放的麻袋上印着"工部"字样,里面露出半截紫色火药——正是倭人火器专用的配方。
黛玉甩出银针,却见对方抛出烟雾弹。刺鼻的硫磺味中,她的验丝镜突然失灵,眼前只剩下白茫茫一片。千钧一发之际,宝玉扯下她的斗篷,用剑鞘上的青铜锚纹划开烟雾。剑光闪过,黑衣人首领的面罩被挑落,竟是薛家当铺的账房先生。那人见身份败露,突然咬破毒囊,倒地前从怀中甩出枚燃烧的火折子。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破庙瞬间燃起大火。宝玉护着黛玉冲出火海,转身望见庙内的火炮正在升温。他想起北静王说过的"倭人火器遇热即燃",当即挥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