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德载物"的匾额歪斜地挂着,匾额背面用朱砂写着"子时三刻,水西门"的密语。验丝镜扫过地面,砖缝里渗出的暗红痕迹,竟是陈年血迹。
"长公主,地窖门开着!"紫鹃惊呼一声。众人顺着石阶而下,潮湿的地窖里堆满陈旧的绸缎箱笼。黛玉打开验丝镜,镜光照亮箱笼上的封条,"乾隆二十五年"的墨迹下,藏着用倭国密蜡写的"军械已备,静待天时"。更令人心惊的是,箱中绸缎的"海水江崖"纹里,用金线绣着现任两江总督的生辰八字。
宝玉的麒麟剑鞘突然发烫,铁锚纹对准墙角的漕帮暗语轻轻一旋,暗格应声而开。里面掉出半卷残破的账册,字迹虽已模糊,但"菊影堂"的落款与竹牌上的印记完全吻合。黛玉的验丝镜扫过账册,镜光里浮现出昨夜仪凤门的场景:一艘商船正在卸载标有"瓷器"的木箱,箱角绣着的忍冬纹与倭国鲛绡如出一辙。
"宝二爷,漕帮兄弟在秦淮河底捞出这个。"周舵主呈上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盒,盒中装着十二枚刻着"菊"字的铜钥匙,"每把钥匙齿纹不同,与薛家当铺密室的锁芯完全匹配。"黛玉的指尖划过钥匙,验丝镜里闪过刺目银光——钥匙凹槽里竟藏着极细的毒针,正是倭国忍者惯用的暗器。
地窖的顶棚突然传来瓦片轻响,宝玉的麒麟剑鞘铁锚纹骤然发烫。他反手将剑鞘掷向声源处,金属碰撞声中,一个蒙面人跌落下来,怀中的油纸包散落一地。黛玉的验丝镜照亮油纸,上面写着"三月十五,太后寿宴,旧案翻牌"的密语,落款处盖着的金菊印泥,与薛姨妈当年肚兜里的绣纹如出一辙。
第三折 书院密会现疑云
申时三刻,黛玉乔装改扮来到金陵书院。书斋里,宝钗的旧同窗史湘云正在翻阅古籍,案头摆着的《女诫》里,夹着半片绣着金菊纹的丝帕。验丝镜扫过丝帕,镜光里浮现出昨夜城郊破庙的场景:史湘云正在与薛姨妈的贴身丫鬟交谈,手中拿着的竟是明远楼新织机的图纸。
"云妹妹近来可安好?"黛玉轻声询问。史湘云慌忙将丝帕塞进袖中,强笑道:"劳林姐姐挂念,不过是读些闲书罢了。"话音未落,窗外突然传来孩童的歌谣:"金菊开,旧梦来,锁儿响,故人回。"验丝镜扫过窗外,镜光里映出三个孩童,他们脚上的布鞋绣着薛家当铺特有的云纹。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宝玉握着麒麟剑鞘悄然靠近,剑鞘铁锚纹与地面暗记相触,显形出地下三尺的密道入口。密道里点着幽幽的烛火,墙壁上刻着"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