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亏空,是替他们私运了三年的硝磺。"她指向画中隐没的船队,"每艘船上的'官'字旗,都是太子余党的暗记。"
正说着,周舵主匆匆赶来,手中拎着个被打得半死的人——正是荣国府旧仆周瑞。"他想烧了西跨院的马厩,"周舵主怒道,"里面藏着二十箱火器,箱角都打着倭国印记!"
黛玉翻开周瑞身上的密信,信末画着完整的残菊——与倭商头目衣襟上的图案不同,这是前太子党羽的"金菊令"。"腊月廿五,瓜洲渡,"她念出信中内容,"看来他们要趁着运河结冰,转移最后的证据。"
宝玉望向破败的大观园,凸碧山庄的飞檐上还挂着冰棱:"通知漕帮兄弟,在瓜洲渡设下浮桥。另外,"他握紧麒麟剑,"派人盯着薛家当铺的地窖,我记得那里有条通到长江的水道。"
鸳鸯突然想起什么,从匣中取出片银箔:"这是老太太棺椁里的,她贴身戴着三十年。"银箔上刻着首无题诗,末句"红豆生时龙气尽"让黛玉浑身发冷——那是父亲的笔迹,分明在暗示前太子党羽的复辟图谋。
第六折 瓜洲渡冰面恶战
腊月廿五,运河瓜洲段结着薄冰。宝玉带着漕帮兄弟埋伏在芦苇丛中,望着远处驶来的二十艘乌篷船——船舷吃水极深,却无半点灯火,正是倭商惯用的"暗渡"手法。
"动手!"周舵主一声令下,漕工们砸开冰面,特制的铁锚勾住船底。倭商头目掀开舱板,露出黑洞洞的枪口——这次他们带的不是长刀,而是倭国最新的火绳枪。
冰面上顿时枪声大作,漕帮兄弟的红豆灯被打灭大半。宝玉挥剑砍断对方的绳索,却见船舱里跳出个熟悉的身影——王夫人的陪房周姨娘,她鬓角的金步摇正是当年太子妃赏赐的款式。
"贾宝玉,你以为查了鄂尔泰、尹继善,就能断了太子党的根?"周姨娘的枪口对准宝玉,"当年你父亲在停云馆,就是这样看着我们把密信缝进盐袋......"
话音未落,一支银镖射中她手腕。黛玉从冰面滑来,药囊里撒出的不是迷烟,而是父亲当年改良的"凝冰散"——能瞬间冻结火绳枪的引火孔。"周姨娘忘了,"她冷声道,"林家世代为医,最懂如何克制火器。"
漕帮兄弟趁机跃上商船,撬开舱板后却惊呼出声——里面装的不是火器,而是三十口贴满封条的棺材,棺头刻着"康熙朝忠臣"的字样。宝玉掀开其中一口,里面躺着具穿着蟒袍的骷髅,腰间玉带上刻着"太子少保"四字。
黛玉忽然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