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人的醒世钟。”
“母亲,女儿明白了。”探春将女儿的小手按在岩面,朱砂痣与离火石共鸣,“您当年留下的双生血,不是为了成为祭品,而是为了让这吃人的祭仪,毁在自己的规则里。”
离火殿的石门轰然开启,殿内堆满了倭国搜集的中原命盘,每卷都系着粘杆处的暗线。探春将残卷抛入火盆,火星中飞出的不是纸灰,而是百姓们在金陵城点燃的火凤灯笼。婴儿突然啼哭,火凤图腾在火山口显形,竟将倭国的狼首旗烧成灰烬。
“原来,离火殿的真正祭仪,是让天下人看见真相。”探春望着海面上的火光,想起黛玉在祭天台说的话,“民心,才是最烈的离火。”
第七折 未央卷里续新篇
金陵城的雪停了,黛玉站在朱雀桥头,看着探春的信鸽从东方飞来。信笺上的字迹带着火山灰的温度:“离火殿已毁,双生女的朱砂痣,成了海那边百姓心中的火凤。”残卷新页浮出小楷:“乾隆三十七年春,倭国商船挂起火凤旗,船头刻着‘民心即天命’。”
宝玉的通灵宝玉不再发烫,玉上裂痕却化作火凤的尾羽。他望着秦淮河上的灯影,忽然轻笑:“三妹妹在信里说,海那边的孩子,开始学写‘汉’字了。”
黛玉摸着金锁上的划痕,那是在太虚幻境与命盘碰撞留下的。她忽然明白,残卷里的“满纸荒唐言”,原是要用双生血的代价,让天下人懂得——所谓天命,从来不在帝王的冕旒上,而在百姓举灯的手掌中。
“该给残卷续新篇了。”她望向紫禁城方向,那里的正大光明匾已被百姓的灯影映成火凤形状,“就写,双凤分飞处,民心是归处。”
夜风拂过残卷,露出页角探春的字迹:“姐姐,海那边的礁石上,我刻了半首诗——‘火凤泣血燃海疆,离火成灰照八荒。未央卷里民心在,何须帝王定短长。’”
雪又开始落了,却掩不住秦淮河上的灯火星光。黛玉握着宝玉的手,看着远处百姓们自发点燃的火凤灯,忽然觉得,这漫天风雪,终会化作春泥,滋养出比太虚幻境更真的人间。而她们的故事,不过是《金陵烬未央卷》里的一页,但这一页,已让“民心即天命”的火种,在千万人心中,永不熄灭。
喜欢金陵烬未央卷请大家收藏:(www.qibaxs10.cc)金陵烬未央卷七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