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彻底放弃了这片区域。
在白日里,印军士兵被敌军强大的火力压制得死死的,基本上都不敢轻易冒头。
只要稍有动静,迎接他们的便是呼啸而来的子弹。只有等到夜幕降临,黑暗如同一块巨大的幕布将大地笼罩,印军才敢小心翼翼地从藏身之处钻出来,集结队伍,对着敌军阵地发起冲锋。莫里卡抬起头,望向天空,一架架战斗机呼啸而过,尖锐的轰鸣声划破长空。
那些战斗机如同死神的使者,不断地对着地面进行轰炸,每一次投弹都伴随着剧烈的爆炸,火光闪耀,大地都为之颤抖,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
莫里卡可不敢随便乱走,只能在废墟中缓慢前进,寻找队伍然后等待夜晚的降临。
印军英国佬指挥部高层
向巴特那运送士兵,妄图用人数抵抗林业军队,再强也不过25万军队,时至今日,已经向巴特那派英属印军共计二百一十多万。
至于装备,大概两三个人才分配到一把枪,由于物资运输有困难,实在是没办法,整个巴特那成为了另外一个凡尔登绞肉机。
相比起林业军,印度国内民众更恨英国佬。
在这大肆抓捕下,数百万印度青壮年被送上巴特那跟兰契一线战场,英国佬不仅仅是派印军兵力去前线当炮灰,还在使劲薅印度羊毛,英国高层知道,印度这块殖民地是守不住了,开始对着印度占领区抢走一切能拿到资源,掠夺一切可以看到的物资,一点都不打算给林业留下,也没打算给印度留下。
由于英国佬这一系列的操作,导致国内印军士兵开始投降成为反印度的印奸,由于林业给出的政策制度,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让许多印度百姓开始自觉的拥护林业军队。
在英国殖民统治的漫长岁月里,印度民众承受着沉重的压迫。
英国人凭借武力与霸权,在印度的土地上横征暴敛、肆意妄为,从经济掠夺到文化压制,给印度社会带来了全方位的创伤。
印度的传统经济体系遭到严重破坏,本土工业发展受限,民众生活苦不堪言。
林业以其独特的理念和坚定的信念,逐渐吸引了众多印度民众。
许多投降的印度军队青壮年,在林业的耐心引导下,逐渐认识到不应再以传统的种族、姓氏来界定社会地位。长久以来,这种基于种族和姓氏的社会分层,已经给印度民众带来了难以估量的伤害。
本小章还未完,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