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接下来一段时间,陈光良是顶住了压力,但沙特年轻的国王最终没有顶住压力。
\n
春节过后,又是两家媒体同时报道——来自沙特的一名官员表示,陈光良曾以重金收买和伪造文件的方法骗取了“吉达协定”。
\n
这名官员指名道姓地提到两位沙特阿拉伯的部长,说他们接受了船王的巨额佣金,为影响国王而竭尽努力。他还披露陈光良对另一位奠长也许以巨额佣金,但却使用过后会自动褪色的药水签名,以致后来签字消失,当事人无法索取这笔巨款。这名官员承认曾是船王的中间人,被委托周旋在阿拉伯王宫贵族之间,使用了许多欺诈手段,他自己也是受害者之一。
\n
这些指控轰动了整个西方世界,沙特阿拉伯国王一下子完全陷入了被动的境地,所有的新闻指向都朝着被“愚弄欺骗”的阿拉伯王宫。
\n
这个发展完全出乎陈光良的意料之外,因为他根本没有去做这样的事情。但如今,任何辩解反驳都无济于事,他只有保持沉默这一条路可走了。
\n
沙特国王终于抵挡不住来自各方面的责难,在一个早晨,把已经签署的“吉达协定”撕得粉碎,并将它称为“欺骗和狡诈”的事件。
\n
国王的举动点滴不漏地见诸报端,“吉达协定”没有发生任何实际效用便已不复存在,空惹一场轰轰烈烈的争斗。
\n
争夺阿拉伯石油运输权的商战落下了帷幕,陈光良为此丢掉了‘十亿美元’的财富。
\n
但他还要作船王,还要依赖国际海运业而生存,他不能跟整个世界没完没了地对抗下去。
\n
又是一年的春天来临(1954)。
\n
从1954年开始,香港商业旺区的地价开始大涨。
\n
这一日,陈光良约了嘉道理在香港中环的‘香港大酒店’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