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已经趋于内部管理。
\n
一名刚四十岁的高层周睿夫,当即支持道:“我赞同,而且我们不仅仅是要升级办事处为分公司,而且还要打造一艘新船。它的意义在于,是华资企业建造的第一艘万吨级新船,对环球集团的国际影响力,能起到一个很大的作用。”
\n
这一波,环球航运不仅赚到声誉,而且还赚到了大量的金钱。
\n
那么,公司应该去造新船。
\n
陈光聪和周睿夫等都是年轻高层(也是35~40岁的年龄),做事更大胆,勇于接受更大的挑战。
\n
陈光良稍后一槌定音的说道:“好,升级全球的六处分公司.另外,正好我春节后要去伦敦一趟,我将考察英国的造船业,准备打造一艘万吨的货轮,另外对油轮也将考察,我们也可能要打造一艘一万多吨的油轮,从而进军石油运输。”
\n
不能抠抠搜搜,好歹他也是身家过亿美金的顶级世界富豪。
\n
更重要的是,谁打造新船不是分期付款,不可能全款的。
\n
众人惊讶起来,一艘一万多吨的油轮,恐怕要四五百万美金左右;而一艘一万吨的货轮,最高也不过200万美金,甚至英国造180万美金可以拿下(各国造价不一样,美国造价是世界最高,高出平均25%)。
\n
以‘万吨’的单价计算,油轮是货轮的两倍左右的单价!
\n
赵铁毅说道:“为什么不先购买二手油轮,这样更加稳妥?”
\n
陈光良回道:“到了五十年代,油轮在商船的中比例,是一个逐渐上升的关系,六七十年代也是如此,最终油轮可能占比商船的一半,这是一个大趋势。所以,我们要进入石油运输。但我们的信誉从哪里来,欧美石油公司凭什么相信我们?所以,我们必须要拿出勇气,造一艘全新的油轮,但同时我们又可以寻找比较好的二手油轮,做两手的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