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陈光良点点头,没有反驳!
\n
他想到一个兄弟团结的事情,前世陈曾熙死后,并没有直接交班给儿子,而是交给弟弟陈曾焘;而陈曾焘稳定企业几年后,再交给侄子。
\n
这样的接班,避免了企业的波动,也是兄弟感情的深厚,两人在五十年代就一同创业。
\n
而自己的弟弟,那是自己培养起来的,自然更有感情。
\n
元旦过后。
\n
陈光良来到平安银行大厦的办公室,他现在只需要在办公室里,就可以布局全球的商业。当然,他也会偶尔去海外考察,制定企业的发展规划。
\n
靠在皮椅上,陈光良想着这一次他在‘物资’上面,获利能差不多达到5000万港币,简直就像抢钱一样。
\n
仅奥门仓库囤积的物资,就获得一千万港币出头的利润,而且陈光良心安理得,毕竟那批药品绝对保真,而且都是救命药;另外的物资,也是急需的东西。
\n
还有一些物资,例如将军澳那边的钢铁、塑胶等,则是卖给香港的走私商,并不直接和内地交易。
\n
本身这些物资囤积在香港,其价值已经就是涨了一倍,毕竟美国在海外源头就已经封锁。
\n
赚了5000万很轻松。
\n
但更值得高兴的事,环球航运的这一波发展,一举成为一家年盈利在七八百万美金左右的大企业。
\n
不过一年盈利八百万美金,看似很多,实则对于发展航运来说,这点钱也不算多。
\n
环球航运目前40艘船,主要都是二手船,而且30年龄的船居多,甚至还有35年龄的船,5~10年就可能报废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