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50年代的第一个春节,即将到来。
\n
但很显然,此时的香港大街小巷是随处可见的‘难民’,生活的艰难,大抵如此。
\n
此时的‘难民们’最渴望的是得到一份工作,哪怕薪水只有最低的三十港币,也有人愿意去做。
\n
深水埗的一处‘乐施会’救济处。
\n
这里正在‘放饭’,难民们端着碗,携家带口的正在排队,他们的表情都是属于比较麻木的,每天只能在各救济处等待‘放饭’,吃完就找个角落无所事事。
\n
华夏人是勤劳的,绝不是想做‘无所事事’的人,而是现在香港的工作真的很难找。
\n
“识字的、懂技术的,可以来这边登记一下,有合适的工作就可以上工了!”
\n
两名‘乐施会’的工作人员,放开嗓子的喊了几句,立即引起难民们的簇拥。
\n
真的能找到工作?
\n
那可是太好了!
\n
“姓名.哪里人士以前做过什么.识字吗?”
\n
“高凌丰,番禺人,以前是做建筑的,会木工、瓦工,最擅长的是木匠的活,认得几个大字,不多!”
\n
“嗯,清水湾那边要建个电影城,正好缺人,你去按照这个地址上门,看人家要不要你!”
\n
“好的,谢谢”
\n
高凌丰燃起了希望,回头连忙找到妻儿,汇报这个好消息。
\n
妻子一听,高兴的说道:“真的,那真是太好了,以你的手艺,肯定能留下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