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 />\n
同理,李超所在的交通科,权利更大。
\n
李超顿时很受感动,‘干股半成’是陈光良认可他的证明,不过他不是那种人。
\n
“我明天就开始筹钱,三五百大洋应该不是问题。”
\n
“好,那到时候我们再合计合计!”
\n
陈光良知道,要抓紧时机,否则后面就很难发展。
\n
更不要说,整个租界的不到一万个牌照,交通科最多也就百来个的‘小金库’,而李超能替长江车行拿下的,怕是不会超过100。
\n
所以当长江车行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就只能在市场上拿牌照,亦或者停止发展。
\n
不过陈光良认为,一辆黄包车的牌照,它的升值潜力在六百大洋左右(实际在1932年高达750)。
\n
所以,有时候购买牌照也是一种生意,可以进行炒卖。
\n
不一会,李超便在长江车行一起吃饭,杨秀英烧的饭菜,还是非常干净可口的。
\n
只是这四周的环境,多少令人倒胃口,哪怕是陈光良,也不过是‘没办法’而已。
\n
毕竟,去哪里能找到这么便宜租金、这么宽阔的基地?
\n
三天后。
\n
在长江车行的基地里,举行了‘c项目’招股大会。
\n
前来参加的人力车夫足足四十多人,都是通过介绍来的。
\n
此时的长江车行,也算是车夫圈子里的小有名气,主要是因为这家车行允许‘车夫’入股,所以羡慕死一些拉黄包车的。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