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其全军覆没,不如壮士断腕。
徐庶的脸色微微一变,眼神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有痛惜,有无奈,但更多的是一种冷静的认同。
他轻轻点了点头,示意我继续。
“而与‘明线’并行的,则是我们的‘暗线’。”
我的笔锋一转,在地图南方的几处隐秘地点画了几个圈,并用虚线连接起来,绕开了通往江陵的主干道,
“这条线,才是我们真正的生路,是我们保存实力、以图再起的根本!”
我的声音压得更低,语速也加快了几分:
“这条‘暗线’,必须绝对隐秘,行动迅速,目标明确。
它所承载的,不是庞大的队伍,而是我们最核心、最宝贵的一切!”
“其一,是关键人物。”
我顿了顿,强调道,
“貂蝉、贞儿她们,还有……蔡大家(蔡琰)以及崇文馆的核心学者与那些珍贵的典籍。
她们和这些知识的种子,绝不能有任何闪失!”
“其二,是核心资源。”
我继续说道,
“玄镜台的核心骨干成员和重要的情报资料,必须完整带走。
格物工坊的技术骨干、关键图纸和试验样品,也要一并转移。
还有糜氏为我们秘密积累的财富,这些都是我们日后东山再起的资本。”
“其三,也是这条暗线的保护力量——我们那支秘密训练的精锐私军!”
我的眼中闪过一丝寒光,
“他们将负责护卫‘暗线’人员和物资的安全,必要时,不惜一切代价,清除障碍,确保万无一失!”
“这条‘暗线’的行进路线,必须与‘明线’截然分开,利用我们事先勘察好的、只有玄镜台掌握的隐秘小道,分批次、多梯队、快速穿插南下。”
我用虚线在地图上勾勒出大致的方向,
“最终的目的地,初步考虑是江夏。刘琦公子虽然新到任,根基不稳,但毕竟名义上还是荆州长公子,且有长江天险可依。
我们在那里已经布下了一些暗桩,可以作为临时的落脚点。
如果江夏也不稳妥,则继续南下,另寻生机。”
我放下炭笔,抬起头,直视着徐庶的眼睛:
“元直,这就是我的‘双轨并行’之策。
明线为饵,吸引强敌,承受主要压力,为暗线争取时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